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对塔里木河下游铁干里克绿洲荒漠过渡带9个土壤剖面的81个土样分析数据,利用非参数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铁干里克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特性,另外根据该地区29个植被样地的调查资料,对植物的群落结构和数量特征做了分析,结合对铁干里克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盐分、养分、水分的分布现状和空间异质性特征的分析结果,探讨了土壤因子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为维护绿洲生态环境的安全与稳定和对下游退化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表明:(1)从绿洲到荒漠环境梯度上,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且这种变化趋势是在50cm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土壤水溶性总盐含量在不同土层之间有明显差异,在垂直剖面方向上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地下水埋深(平均4.54m)与80cm以下土层土壤中的盐分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总盐含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有显著相关性,土壤全磷和全氮,有效氮和全氮,有效磷和全氮、全磷、有效氮,都有相关性,速效钾除与有效氮有相关性外,与其余指教之间均无相关性,而全钾与各指标之间均无相关性。(2)研究区内研究区内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简单,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物种组成单一。土壤除全磷外,有机质等指标存在垂直分布差异,出现显著差异的土层深度为50cm。研究区上段的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高,下段较低;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自上段至下段的下降趋势与有机质等的变化相同,而植物群落退化则表现为从复合群落到单一群落的演变趋势,即从乔(胡杨为主)、灌(柽柳为主)、草复合群落演变到单一的柽柳灌丛群落。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塔里木河下游铁干里克绿洲荒漠过渡带上层(0~50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