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干里克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异质性及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对塔里木河下游铁干里克绿洲荒漠过渡带9个土壤剖面的81个土样分析数据,利用非参数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灰色关联方法,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铁干里克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特性,另外根据该地区29个植被样地的调查资料,对植物的群落结构和数量特征做了分析,结合对铁干里克绿洲荒漠过渡带土壤盐分、养分、水分的分布现状和空间异质性特征的分析结果,探讨了土壤因子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为维护绿洲生态环境的安全与稳定和对下游退化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表明:(1)从绿洲到荒漠环境梯度上,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且这种变化趋势是在50cm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土壤水溶性总盐含量在不同土层之间有明显差异,在垂直剖面方向上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地下水埋深(平均4.54m)与80cm以下土层土壤中的盐分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总盐含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氮、全磷、有效氮、有效磷有显著相关性,土壤全磷和全氮,有效氮和全氮,有效磷和全氮、全磷、有效氮,都有相关性,速效钾除与有效氮有相关性外,与其余指教之间均无相关性,而全钾与各指标之间均无相关性。(2)研究区内研究区内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简单,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物种组成单一。土壤除全磷外,有机质等指标存在垂直分布差异,出现显著差异的土层深度为50cm。研究区上段的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高,下段较低;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自上段至下段的下降趋势与有机质等的变化相同,而植物群落退化则表现为从复合群落到单一群落的演变趋势,即从乔(胡杨为主)、灌(柽柳为主)、草复合群落演变到单一的柽柳灌丛群落。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塔里木河下游铁干里克绿洲荒漠过渡带上层(0~50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较高。
其他文献
目前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业发展迅速,而绩效评价对于物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构建科学的物流绩效指标体系是评价是否准确的关键。本文针对目前物流企业绩效评价问题的复杂
纤毛虫是土壤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腹毛类纤毛虫广泛存在于各类土壤中,种类繁多,是环境变化的优良指示生物,在土壤
受全球气候变化、人口不断增长的影响,土壤盐碱化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了世界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为给提高木本植物光合效率和培育耐盐植物新种质提供理论依据
时下,“教学反思”已成为教育界使用率颇高的时髦词汇,几乎成了谈教育者必谈之话题,写案例者必写之内容。如此铺天盖地盛行的反思之风,固然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