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分析题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重要题型,以往对高考历史材料题的研究多是从解题技巧、史料教学等角度宏观性介绍,缺少一些具体数据上的量化研究。鉴于每个地区所选取的选修内容不尽相同,特别是上海卷使用的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教材和课程标准,本文以近五年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必修内容)(除上海卷外)为研究对象,采用计量研究的方法,从具体考点及分值分布、试题主题、试题考查范围与比重、史料运用情况四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比较全国卷与地方卷的基础上,以上海卷为例分析上海卷的地域特色。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具体考点及分值分布、试题主题、试题考查范围与比重、史料运用情况四方面对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必修内容)基本情况进行量化研究分析。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具体考点及分值分布进行分析。纵向上总结了近五年的考点分布状况,并着重分析了包括“工业革命、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维新思想、商业的发展、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七个重点常考内容以及二十个从未在材料题(必修内容)部分出现的知识点。横向上,研究2010-2014每个年份考点的分布状况,并列出了每年考点数量及重要知识点;在主题考查情况方面,试题在考核上虽然力求做到平衡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的要求,但是仍然以经济史考查最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高考背景下对文明史的关注;就试题范围与比重情况看,近年来试题考查比较侧重近代史和中国史,但是其他方面也有涉及,而且近代史比例呈下降的趋势,古代史则有上升。这表明高考历史试卷考核比例正在不断优化合理之中,力图做到既兼顾中国史和世界史的考查,又平衡分散到各个时间段上的知识;在史料运用情况方面,史料来源多源化,但史家著作仍是主体;史料呈现形式多样,但仍以文字史料为主。第二部分通从具体考点分值分布、试题主题、时段、史料等四个方面将全国卷与地方卷进行对比研究。第三部分为分析上海卷的地域特色,鉴于上海卷的特殊性,主要从命题内容、卷面表现形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分析上海卷的地域特色,得出上海卷坚持创新、新颖成熟的总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