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雷达资料同化的一次江淮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ouka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随气候响应之下不断发生变化,近年来观测数据资料更加精细化,模式准确度不断提升,基于雷达资料同化改善常规数值模拟效果后,针对近两年江淮暴雨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或能探索出其不同的特征。利用NCEP的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全球预报系统)资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C波段双偏振雷达(NUIST RADAR)资料等,借助WRF中尺度模式及其自带的WRFDA同化系统对2018年7月5日发生在江淮地区的暴雨过程进行三维变分(3DVAR)资料同化及数值模拟。针对雷达资料同化试验进行效果优化,预处理利用“匹配识别法”剔除地物回波、屏蔽杂波,采用AND(Anti-Noise Dealiasing Algorithm)算法进行退速度模糊;优化尺度化因子则将同化试验中不同的尺度化因子进行搭配设置,以改善试验效果,使雷达资料在模式中更理想地吸收。与实况相比,降水方面,常规数值模拟试验仅能模拟出其中一个强降水中心,而基于NUIST RADAR径向速度与反射率因子同化的数值模拟试验则能较好地将两个降水中心进行模拟;对于两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常规数值模拟试验仅能模拟出分散的对流单体,基于雷达资料同化的数值模拟试验则能够模拟出北部线状MCS的形态及发生发展的过程。根据基于雷达资料同化后的数值模拟输出资料对本次暴雨过程进行深入的诊断分析。江苏北部的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和江苏西南部的MCS是本次江淮暴雨的触发系统。高低空急流耦合、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加之整层正涡管产生伸展至对流层顶的强烈上升运动为本次暴雨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的动力条件。显著湿区、西南水汽输送与汇聚、位势不稳定与较高的能量区域,提供水汽与热力条件。湿位涡分析使本次江淮暴雨的特殊性展现出来,一是不稳定能量积蓄位置较低;二是暴雨落区的东西两侧均为相反值区域,在不稳定能量受到两侧稳定能量区夹击时,系统发展剧烈,同时由于这样的左右牵制,系统位置移动较为缓慢,降水中心停留在苏皖一带,后因两侧能量均趋于稳定,导致系统存留时间缩短,也解释了本次江淮暴雨来势迅猛的原因。
其他文献
巴中地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区域内侏罗系千佛崖组地层发育完整,是有利的含油气层系。但针对千佛崖组储层微观特征研究不系统,储层的低孔低渗成因不清晰,给优质储层的预测工作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与放火罪、爆炸罪、决水罪和投放危险物质罪一样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一个罪名,在刑法中的位置举足轻重,旨在处罚严重破坏社会和对社会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行为,因此本罪放在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之后,作为《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和第一百一十五条的兜底罪名以强调该罪的重要性。但是在司法实务中该罪被适用的次数越来越多,适用的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大,涉及社会生活的领域也变得
本论文利用1961~2016年全国839个台站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资料以及日本气象厅(JRA-55)、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EP)、英国哈德莱(Hadley Centers)等提供的
独特的自然条件使特色林果业成为新疆的优势产业,自平欧杂种榛在新疆引种栽培试验成功以来,已在新疆多地进行示范推广,深受广大果农的欢迎,发展前景广阔。“新榛1号”是新疆
利益衡量自引入我国以来,对法律实务和理论研究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无论是在实务中作为裁判方法还是在理论上作为法学方法,有关利益衡量的探讨也越来越多。因各家多能自圆其说,以至于人们言方法必然利益衡量。然而,随着相关研究的增加,司法实践中利益衡量的适用却越来越分崩离析,利益衡量开始走向泛化甚至异化之倾向。究其根本,概因在利益衡量中,利益识别的“利益论”比衡量方法构建的“衡量论”更受到人们关注。而隐含在其后
X18井区克下组油藏是一个复杂块状且带有气顶的砾岩低渗油气藏,油藏平均孔隙度12.0%、渗透率8.3×10-3μm2,1991年以线形井网350m井距注水开发。由于储层物性差、开发时间长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比较不同坐姿下肩关节的等速肌力表现以及表面肌电特征,探讨不同坐姿下肩关节运动表现特征,为身体姿势的研究、肌肉骨骼疼痛的防治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研究方法:采用CON-TREX等速测试系统对男性大学生优势侧肩关节在不同坐姿下(直立、瘫坐、懒散)内、外旋肌群和肩屈、肘屈肌群的相对峰力矩、平均功率、总功进行测试;同时利用表面肌电收集斜方肌上束、斜方肌下束、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长
图像匹配技术是用来匹配两个或多个经过平移、旋转或翻折等变换的图像。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图像去燥、人体姿态识别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而这些技术的发展都是基于图像匹配技术。可见图像匹配技术是许多图像编辑或处理的基础,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及实用价值。本文对图像匹配算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为基于Siamese网络的图像匹配算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并介绍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智能产品作为交互客体被不断要求去主动适应用户的习惯。然而,仅仅通过一些简单的键盘、鼠标、触摸屏等传统方式越来越难满足自然交互的要求,人们亟待开发
热带气旋是世界上最具有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热带气旋的快速增强(RI)过程是预报预测的难点之一。在不同的厄尔尼诺事件下(EPW和CPW年),西北太平洋快速增强台风活动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