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网络中的媒体适变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络融合的背景下,人们对网络应用的需求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多媒体应用出现在网络上,包括视频会议、视频通话、远程医疗等。但是视频等媒体形式在网络中的传输相比语音和文字等媒介来说,对网络带宽等的要求更高,所以在IP网络上进行视频通话时,网络状况等因素对通话质量的影响更大。当前融合网络中基本没有能提供媒体质量保证的功能实体和系统,难以保证用户在进行多媒体通话时的用户体验。所以,本文旨在研究和实现一种融合网络中的媒体适变系统,用以保证用户在进行多媒体通话过程中的QOS和QoE。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设计和实现所使用的相关技术,包括用于会话建立的Sip协议和用于多媒体传输的RTP/RTCP协议等,并对其基于Java的实现框架进行介绍,然后分析了媒体适变系统的需求,包括系统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系统的应用场景、系统的功能需求及其非功能需求,明确了整个系统的开发目的。研究了媒体流自适应传输的机制,包括如何选择传输协议、RTCP报文中网络标识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媒体流适变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两种新的自适应传输策略:1、若网络中丢包率以及预测丢包率达到一定程度,用户几乎无法进行正常沟通交流时,系统将改变底层的传输媒介,自动把视频流转换成音频流发送出去;2、若有一方的网络发生中断,为保证通话的连续性,如发生中断的一方有备用终端,系统将自动把中断前的会话切换到其备用终端。最后,基于以上两种适变策略,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媒体流适变的系统,该系统能够监测当前网络的状况,在网络状况恶化的时候能够做出最符合当前变化的适变策略,保证通话的连续性和用户体验。经过测试验证了本文实现的媒体适变系统具有良好的适变效果,达到了设计目的。
其他文献
现今,越来越多的Web服务被发布、使用,面对如此多的服务,利用标签挖掘方法可以较为有效的解决服务的特征体现问题,从而帮助服务的发现和分类。但是传统的标签挖掘方法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