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社会发展进程中,智力因素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加强农村智力支持是福建省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福建省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更对福建省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由于诸多原因,福建省城乡差距还较大,广大农村地区对智力支持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随着福建省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加快农业科技化进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福建对智力支持农村要求必然增加。因此,需要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指导下,抓住人才和技术这两个关键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和支持,为福建省农村社会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农村人力资本理论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政策评价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提升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力度和效用为目标,对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的描述,指出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主要方式包括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复转退军人回乡就业创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这四大类。重点探讨了这四类智力支持的现状和问题所在,并发掘出影响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以福建省闽侯县农村智力支持为例,分析了闽侯县新农村建设状况、智力支持的重要举措和典型案例,总结出闽侯县农村智力支持的主要经验。最后,提出适合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本文的结论主要有:第一,智力支持对农村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正是为农村社会发展、结构调整提供了一次良好的机遇,但由于农村社会固有的弱势所在及发展的局限性,紧缺一大批懂技术、知市场、通信息的智力支持。所以,智力支持对农村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第二,福建省农村社会发展需要智力的有效支持福建省农村社会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农业科技水平相对低下,农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技术人员投入不够,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等方面的限制,福建省的农村社会发展进程还是相对缓慢,农村智力支持还不够。所以,福建省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智力队伍给农村以更多的支持。第三,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分为从农村内部人力资源培养和外部人才引进两部分。对农村内部人力资源进行智力开发包括农村教育、三进村行动、科技培训等;吸引外来人力资源投入农村进行智力支持有:农业院校支农活动、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等。第四,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影响因素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影响因素包括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动力因素主要是由政府政策的支持、自身发展的需要、农村资源的丰富、乡土情结的促动等方面构成,推动着智力支持福建省农村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过程中也存在各种阻力,主要是在观念、体制、环境、技术等方面表现出来。第五,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福建省农村应该坚持直接支持和扩散支持的发展路径,从观念着手,克服体制障碍,优化农村环境,发挥农业高等院校的作用,并及时有效的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促进福建省农村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