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地方自治始于清末预备立宪,无论清末还是民初,地方自治均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并被视为宪政的根基,地方自治也承载了政府与民众对于国强民富的期望。苏州地方自治则是这一期间全国地方自治的一个缩影。苏州为东南大都,风气开通、文化发达,是地方自治发展较好的地区,考察其间苏州地方自治的发展历程,不但对苏州而且对全国地方自治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考察了1909至1927年间,苏州地方自治从筹备到终结的整个历程。对于其间的选民及户口调查、选民等级、选举投票、选举风波、自治经费、议员背景、地方自治机关停办以及江苏省人士为恢复地方自治而发起的请愿活动均作了研究,除此之外,还对清廷及历届民国北京政府对地方自治的态度及颁布的地方自治章程作了考察。通过研究可以得出,在此期间苏州地方自治虽历经波折,但总的来说是在不断发展完善,而且地方自治机关的权力也有所增加,通过地方自治的历练,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对于苏州地方自治失败的原因,也得出了新的不同于以往研究的结论,在以往的研究中,地方自治的失败总是归罪于自治经费的缺乏及民众素质的不足,但对于苏州地方自治的研究可以看出这并非其失败的根本原因,苏州地方自治的失败是因为政治风云的变化而非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