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妇科内分泌领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育龄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现研究表明此病不单纯是育龄妇女的疾病,甚至从胎儿期就开始发生与发展,是持续影响女性一生的疾病。PCOS的病因不清,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前人们在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方面研究较多,普遍认为IR是PCOS的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改变的主要环节。近年,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及氧化应激(OxidativeStress,OS)与女性生殖关系有了初步的探讨,NO在女性生殖系统主要是调节卵泡的发育。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中间产物,是机体发生氧化应激的重要标志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是主要抗氧化的酶,卵巢卵泡微环境氧化与抗氧化平衡与卵泡正常发育密切相关。NO、SOD和MDA在病理情况下可引起女性生殖功能障碍。据推测它们可能与PCOS发病有关,但此类报道在国内外较少见。本文通过测定PCOS患者血清中NO、SOD、MDA的含量,旨在了解这些指标与PCOS的关系,并为以后的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1标本采集标本采集及保存PCOS患者的诊断标准是按照2003年5月欧洲人类生殖和胚胎医学会与美国生殖医学(ESHRE/ASRM)鹿特丹专家共同推荐的诊断标准:1﹚临床出现偶发排卵或持续无排卵;2﹚临床和(或)生化指标提示存在高雄激素血症,3﹚卵巢呈多囊样状改变(PCO):B超下至少有一侧的卵巢卵泡直径达2-9mm,卵泡要≥12个,卵巢的体积>10cm3。具备以上3条中的2条就可诊断PCOS,PCOS患者共25例(PCOS肥胖组13例,PCOS非肥胖组12例)。正常对照组入选是因女性输卵管因素不孕,并且基础内分泌检查正异常;月经规律;阴道B超检查示子宫和双侧卵巢、输卵管均无异常。正常对照组共24例(肥胖对照组12例,非肥胖对照组12例)。肥胖是以上PCOS与正常对照的分组依据。肥胖的具体诊断标准为2000年WHO西太平洋地区官员、国际肥胖研究协会(IASO)和国际肥胖工作组织(IOTF)共同制订了对亚太地区人群的肥胖标准定义:BMI=体重kg/身高m2,BMI≥25kg/m2为肥胖组;BMI<25kg/m2非肥胖组。所有受试对象均排除库欣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迟发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分泌雄激素的卵巢和肾上腺肿瘤及垂体性疾病等,并且3个月内受试对象均未服用激素类药物。均在月经周期的第2~5天(月经紊乱者可在B超检查未见优势卵泡时)8:00-10:00抽取空腹静脉血10mL测定生化指标,后将上层血清1.5ml移入EP管中,所有血清标本保存于-800c冰箱待测。2检测指标及计算公式测量受试对象的体重、身高、腰围(WH)、臀围(HC),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标本收集全后测血清NO、SOD和MDA,并计算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BMI=体重kg/身高m2;WHR=WC/HC,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sensitivityindex,ISI),ISI=1/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3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应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均以ɑ=0.05为检验水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各指标间的比较PCOS组NO和SOD低于非肥胖对照组、PCOS组MDA高于非肥胖对照组、PCOS肥胖组SOD低于肥胖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肥胖组MDA高于PCOS非肥胖组、PCOS肥胖组SOD低于PCOS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PCOS组BMI、WHR高于非肥胖对照组、ISI低于非肥胖对照组、PCOS肥胖组WHR高于肥胖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肥胖组BMI高于PCOS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S肥胖组ISI低于PCOS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部分指标间的相关分析MDA与BMI、WHR正相关,与ISI负相关。(见表3)。结论:1.PCOS患者体内存在低水平的NO。2.PCOS患者体内存在MDA水平增高、SOD水平降低,说明在PCOS患者体内存在氧化与抗氧化失衡状况。3.MDA与BMI和WHR正相关,与ISI负相关,说明随着体重的增加,体内脂质过氧化增强,而脂质过氧化反应越强烈,胰岛素抵抗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