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养老设施建设模式与策略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s8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政府和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根据我国政府养老部门提出的“9073”方针,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养老发展要求,社区养老模式在养老制度保障、规范标准引导以及人、财、物供应能力相对发达国家较弱。因此,亟待提出一种符合我国现今国情的养老模式,以此来解决我国社区养老现存的很多问题。本论文立足于此,提出嵌入式养老设施的概念、建设模式及策略。论文首先解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不足,对嵌入式养老设施概念进行阐述。通过对嵌入式养老设施的建设进行基本分析,确立了嵌入式养老设施模式、解读了相关政策法规,总结了其中可以对嵌入式养老设施建设起到支撑作用的内容。其次,针对我国部分地区的社区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方式,概况总结了嵌入式养老设施建设中的多利益主体需求,包括管理者的运营需求、开发商的建设需求和老年人的使用需求等;同时,结合调研内容分析了被嵌入社区的条件。综合了主体需求和客体条件之后,对嵌入式养老设施的建设政策及资金保障模式进行了制定,明确了在社区中嵌入式养老设施的建设内容与相关服务管理人员配置,并对嵌入式养老设施的建设类型进行分类,将其分为日托型、全托型和混托型三种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分别总结阐述了其设施服务对象及服务供应模式等。最后是嵌入式养老设施的建设策略研究。结合了前文所提出了嵌入式养老设施建设模式,第四章针对嵌入式养老设施的建设配置、建设选址、建设布局及建设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操作策略。本论文提出了嵌入式养老设施建设模式及策略,对其概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嵌入式养老设施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原则,初步完善了嵌入式养老模式建设体系,为后续嵌入式养老设施的策划和设计奠定了基础,并同时为嵌入式养老设施在今后的建设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对解决中国养老问题和相应设施的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旧城改造是全世界范围内城市建设的热门话题,特别对于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已达31﹪的中国更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因为随着城市化进程
该文从历史、技术和艺术三个方面阐述了玻璃和金属作为现代建筑材料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力图表现玻璃和金属在建筑中的美学倾向,由于以玻璃和金属为材料的建筑在建筑技术上有一
该文介绍了上海市别墅产生及发展的情况及其背景和相关因素,提出了当前的经济及社会背景下,对旧别墅的保护与利用和新建别墅发展的应遵循的原则:在上海市的人均占有土地资源
传统与现代历来就是一对难以了解的结,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来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民族文化的碰撞给中国建筑师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保留发展自己民族文化,
作者先从反叛美术学院派和设计结合自然这两个划时代事件入手,探求现代景观建筑学的本质——设计自然的体验;接下来从它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主要区别入手,初探景观建筑学
我国现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大部分少数民族生活在地域宽阔、人员较稀少的自然环境下,例如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生活在气候相对寒冷的东北地区,这里有着大片的森林覆盖;蒙古族生活在
论文针对生态地区住区户外空间环境建设中的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在实地详细考察的基础上,以新加坡作为比较研究对象.新加坡城市人口密度、地形、地貌等方面与重庆有相似之处,且
该文以此思路作为出发点,分别从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景观的历史渊源、选址与规划、基本要素、空间设计原则与手法、意境的创造等几方面进行论述,用现代的理论成果剖析中国传统
信息媒体技术的革命代表人类文明史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后工业信息时代,技术的力量不仅体现于共对于人类物质文明的推动,更达到影响人类科学世界观的程度.技术美学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