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应链协调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应链成员企业为实现某种共同战略目标,通过缔结契约协议而结成的一种网络式联合体。供应链协调的主要目标是消除供应链“双重边际效应”,促使供应链成员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兼容,并努力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实现供应链协调的机制很多,有信息共享、兼并重组,契约协调等,其中通过在供应链成员间订立契约来协调供应链仍是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方式。本文研究供应链协调问题是通过两个维度来展开的,供应链的批量协调和供应链的质量协调,选择批量和质量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两点:市场需求的模糊性和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 在市场需求模糊的背景下,研究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销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协调问题,利用模糊数学工具和可信性理论,建立了分散决策模型和集中决策模型,通过深入分析供应链不协调的原因,设计出了基于滞销补贴和收益共享的协调契约,并对协调契约参数的区间和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模糊需求环境下,系统决策过程可以通过可信性理论变得清晰化,当协调契约满足一定条件时,契约协调合作模式可以实现系统帕累托最优,使供应链系统达到完美均衡。 在供应商生产过程不确定性的情况下,研究产品有缺陷概率的二级供应链的质量控制与协调问题。通过建立质量契约协调合作模式和质量集中决策模式,得出在纯策略均衡时,满足一定条件的契约参数可以使两种模式达到相同的效果,但此时的质量负担由供应链一方承担。同时,又分析了混合策略下的质量契约参数对均衡结果和终端质量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供应商的质量惩罚越严厉,制造商的质量保证力度越大,线性转移支付比例越低,混合策略的质量努力水平和检测水平就越高,终端产品的质量水平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