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问题是每个家庭,每个人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是众多学科一直以来研究的对象。伴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不仅具有传承文明的功能,而且其专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特征也日益明显。对于个人或者家庭而言,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作为在现代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然而,不同家庭背景的高中生都有机会接受同等条件的高等教育吗?不同家庭背景的高中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和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是一样的吗?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相关性?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国内外研究者也做了相关的研究,但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则很少,研究者出生于纳西族地区,对现在的纳西族地区高中生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需求的相关性有极大的兴趣,因此尝试以此为题做进一步的探索。本文有四个部分组成,即分为四大章,第一章以接受当代高等教育的现状为切入点,引出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影响性问题,并分别对家庭背景理论以及高等教育需求理论进行梳理,接着提出这些研究的不足之处,本研究以求弥补这些不足。最后对本研究中所用到的相关概念作界定,并提出研究思路。第二章首先对变量进行描述,提出研究假设。第三章为实证研究部分,首先对所选的样本进行描述,接着对本文所用到的研究方法作简要的描述,然后对问卷的编制,初测,信效度的分析,主成份分析,最后做相关分析。第四章是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并针对不足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通过本次研究分析,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民族与接受高等教育意愿以及高等教育支付能力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第二,家庭所在地与接受高等教育意愿以及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第三,性别与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以及高等教育支付能力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第四,高中类型与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以及高等教育支付能力没有显著的相关。第五,高中分科状况与接受高等教育意愿与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第六,父母亲的年龄与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以及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第七,兄弟姐妹数量与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以及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第八,家庭经济资本与接受高等教育意愿以及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第九,家庭社会资本与接受高等教育意愿以及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第十,家庭文化资本与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以及高等教育的支付能力没有显著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