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运用自拟健脾防瘤汤(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20g、薏苡仁30g、白花蛇舌草15g、猫爪草15g、赤芍15g、枳壳10g、厚朴15g、甘草5g)治疗脾胃气虚兼肠道湿热瘀阻证候的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探索术后中医药的干预治疗是否对降低结直肠腺瘤的复发有一定的效果。客观评价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用中医药的干预治疗对降低结肠腺瘤复发率的效果,为临床制定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有效中医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入选2010年1月~2012年4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取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中药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经统计学检验,两组在年龄、性别、腺瘤数目、大小构成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内镜治疗后均常规予内科禁食、止血、抗感染、支持营养等治疗1-3天,其中对中药干预治疗组在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第二天起给予自拟健脾防瘤方(黄芪15g、党参15g、白术15g、茯苓20g、薏苡仁30g、白花蛇舌草15g、猫爪草15g、赤芍15g、枳壳10g、厚朴15g、甘草5g),湿热偏盛者加火炭母15g、凤尾草15g;腹痛明显者加川楝10g、元胡15g;血瘀明显者加三七5g、丹参10g。每日一剂,每剂水煎取汁400m1,分二次,早晚饭前温服,疗程8周。对照组术后除上述常规西药治疗外不给予中药及其他治疗。分别于切除术后6个月、12个月对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病例进行肠镜复查。将发生在原息肉部位或不同部位,组织病理类型与原发息肉相同或不同者称为复发,比较两组的复发率,并使用SPSS17.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结果显示,6个月后复查肠镜,中药干预组复发率为6.67%;对照组复发率为23.3%。经统计学检验,两组之间复发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中药干预组与对照组疗效不存在差异。(2)结果显示,1年后复查肠镜,中药干预组复发率为33.3%;对照组复发率为66.7%。经统计学检验复发率存在差异(P<0.05),提示中药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干预组在对预防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复发方面,在6个月后复查,两组的复发率相当,疗效不存在差异;在1年复查的情况下,中药干预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说明自拟健脾防瘤方可以有效预防结直肠腺瘤的复发,而且远期疗效优于近期,其原因考虑腺瘤性息肉的患者多属脾虚、湿滞、瘀阻。因此,采用健脾防瘤方健脾、化湿、祛瘀的治法,可能通过改善机体气虚、湿热、瘀阻的状态;是通过调节免疫、抑制抗炎症细胞因子、改善局部微循环等综合作用机理来发挥其防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