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xiaohu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形态建设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大而又复杂的问题,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尤甚。改革开放造就了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物质生活技术化的时代变革,催生了不可逆转的世俗化潮流,社会世俗化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时代背景。简单来说,世俗化是一个用世俗标准取代信仰与理想标准的过程,是个人的主体思想觉醒和利益观念不断强化的过程。从历史渊源上来看,中国的社会世俗化与近现代欧洲社会的世俗化有着一定的联系和相似之处,但中国社会的世俗化又有着自身独立的成因与表现特征。世俗化改变了社会秩序结构和个体的心理秩序结构,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活动都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更使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面临着新的冲击和挑战。怎么样在新的世俗化下背景下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无疑成为当下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世俗化之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造成的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影响的辨析,引发了我们对于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如何在世俗化这一背景下对时代主题的变化作出回应?如何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既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不断与社会现实结合,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摆脱自身过去作为“国家宗教”的极左色彩,满足大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更加务实、灵活、关注当下社会现实的期望;又需要避免在这一过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贸然与世俗利益所结合,使其蕴含的崇高精神和主流价值被世俗化浪潮所消解,丧失“超越”现实所必需具备的普遍性品格。回顾改革开放以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历程,我们可以总结出,世俗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寻求意识形态“祛魅”和“返魅”的内在统一,即通过意识形态创新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之中,由此既论证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唯一可行途径,又论证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能够为中国现代化的目标设定一种深刻恢弘、反应人们要求的价值范式。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与实践的结合,还需要通过先进文化建设改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形象和叙事方式,以解读个体生活方式为切入点来为世俗时代的个体生存提供文化指引。
其他文献
文章首先介绍了慕课的内涵及发展,并分析其优势和劣势,随后结合大学数学的教学特点,构建慕课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教学模式,最后提出关于慕课融入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农村电商服务站是近年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兴的事物。目前国内各大电商企业为了培育农村市场,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加大了对农村市场的投入。政府、农户、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肥大细胞反应、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目前,西医主要选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
在简介液晶高分子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液晶聚氨酯的发展、结构类型、合成方法,并简要分析了影响液晶聚氨酯液晶特性的因素。
一、混凝土早期受冻的危害性及其冻害原因 国内外对混凝土早期受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之一是:在正温搅拌的混凝土成型后立即受冻,强度不增加或增长甚
近些年来,概念整合作为认知语言学领域新兴的理论受到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鉴于其独特的阐释力,这一理论被用来解释许多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机制。然而,对情景喜剧中的言语幽
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虽然在提高民众素质、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率、推进终身教育方面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但是仍然面临体制机制不健全、教学质量危机凸显、社会认可度较低等现实
输电线路弧垂是线路在设计和运行维护中的主要指标,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了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必须控制弧垂值在设计规定的范围内。在架空输电线路巡检工作中,为了实时便
《永别了,武器》自1929年问世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曾对其从文学评论角度进行过深入透彻的研究。但是从功能语法的视角对这部小说的关注并不多。本研究尝试运用韩礼德系统功
本论文在文化哲学理论框架内,借鉴哲学、文化学、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有关理论,融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思维方式,第一,对品格进行了文化哲学的阐述,从品格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