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互联网的出现不仅给社会带来了信息技术的革命,同时也给文化和语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新词也随之诞生。在中国,自从2008年瓮安事件以来,网络新词成为了公众针砭时弊,表达民意的重要手段。随着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这些新词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语言的发展与其所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等密不可分。然而,近几年来语言学界对于网络新词的研究大都局限于语言本体而很少从宏观的角度加以解读。同时,现有研究对于诸如“为什么‘躲猫猫’‘俯卧撑’能成为广为流通的网络新词?”“这些新词是如何被越来越多的受众所认同?”等跟修辞密切相关的关键问题也很少做出解释。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本文试图从西方修辞学这一角度对网络新词进行审视和解读,加深我们对这一新语言现象的理解。西方修辞作为一门通过象征手段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态度,行为的实践,在网络新词的产生和流行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西方修辞学角度研究网络新词产生和流通的机制,并从西方修辞学有关语言社会功能的认识出发,提出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新词这一语言现象。网络新词的广泛传播不仅帮助公众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和社会参与权,也促进了不少公众关心的社会事件的合理解决,因此,我们有必要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来看待网络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