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发展壮大劳动密集型产业,促使国民经济保持了长达30年的快速增长。然而,2004年之后,“民工荒”逐步蔓延,人口结构的快速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适龄劳动人口的下跌,同时各省份依据《劳动合同法》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导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产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产业升级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这种形势,本文对湖北劳动力成本与纺织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成本上涨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路径以及激励效应,从而得出了政策建议。研究湖北纺织产业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向产业高端升级,既有利于解决解决民工荒的问题,又有利于提高湖北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湖北纺织产业的升级,因此本文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资产规模、技术水平、劳动密集程度三方面对纺织产业价值链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纺织产业LIP指数,测量了湖北纺织产业总体升级状况;其次,从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人均工资以及劳动生产率等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湖北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现实。第三,在前人理论基础上,得出劳动力成本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劳动禀赋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利润驱动效应。最后实证分析了劳动力成本对产业升级的路径以及对产业升级激励效应。结合理论与实证的分析,本文形成的主要结论有:(1)湖北纺织产业整体处在不断升级之中,但是发展很不平衡,存在价值链缺失,纺织、服装是其发展的优势,但染整、化纤行业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2)湖北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等政策原因等使得劳动力成本上涨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同时伴随劳动报酬的增加,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进而推动了产业的不断升级。(3)湖北纺织产业中,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促使湖北纺织企业加强研发经费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对推动产业升级的作用显著。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有:(1)采用多种途径,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2)完善工资增长制度,提高劳动者工资福利水平。(3)加强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