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主要基于中西医对原发性肩周炎的认识及治疗发展研究为前提,运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平衡针及普通针刺分别用于治疗原发性肩周炎的疗效,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进一步明确平衡针用于治疗原发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优势,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肩周炎提供一个见效快、痛苦少、安全的方法。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严格按相关标准收集合格病例。将60例原发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进行试验研究,临床观察期间两组均每隔一日接受火罐治疗,然后治疗组选用平衡针疗法,对照组以普通针刺治疗作为研究对照。治疗前后均用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量表进行评分,以观察患者肩关节疼痛、活动度、肌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是否有所改善。结果:运用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量表以判断分析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对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经统计学软件检验,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对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评分分别进行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表示两种方法都能明显改善患者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量表评分,说明两种方法对原发性肩周炎的镇痛及改善关节活动功能等方面均疗效明显。对治疗后两组间VAS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经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的镇痛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Constant-murley量表各项评分经t检验,疼痛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日常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及肌力三方面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值均大于0.05,提示治疗组在镇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而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肩关节日常生活能力及肌力改善等方面两组疗效相当。两组总体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体疗效与对照组相当,但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稍高,考虑样本量不够大所致。治疗期间两组不良事件出现次数经经秩和检验(P>0.05),具统计学意义,平衡针疗法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其安全性明显高于普通针刺。结论:研究结果初步显示,平衡针及普通针刺治疗原发性肩周炎均有一定的效果,通过临床观察和统计分析,在整体疗效方面,平衡针与普通针刺疗效相当,但在减轻患者疼痛方面,平衡针的效果显著优于普通针刺,且临床应用安全性明显高于普通针刺,其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更突出了中医整体观的特点。所以,平衡针治疗原发性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取穴更少,在缓解病人疼痛及临床安全方面,更是优于普通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