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收集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RNU)治疗的上尿路上皮癌(Upper urinary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 R)资料,研究NLR比值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评估术前NLR对UTU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辽宁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并行手术治疗的78例UTU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作出UTUC患者术前NLR比值与OS(Overall survival,总生存期)的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 rve,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在约登指数最大处时选取界限值,并以此为标准将患者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应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NLR高值组和低值组与各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OS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并应用Log-Ran k检验比较各变量对RNU术后OS的影响;分别建立NLR高低值组、T分期高低值组及病理分级与UTUC患者总生存时间曲线,同时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筛选出来,并纳入到Cox PH(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Cox比例风险模型)中,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向前逐步回归法筛选变量,最后得到影响行RNU治疗的UTUC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SPSS22.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检验,以双侧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共有78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中,其中包括女性45例(57.7%),男性33例(42.3%)。中位年龄为65岁(IQR:54~78岁),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位数为1.75(IQR:1.60~2.43)。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将NLR比值分为低NLR组(NLR≤1.75)和高NLR组(NLR>1.75)两组,39例患者(50%)被分为高NLR组,39例(50%)分为低NLR组。通过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发现NLR比值与肾积水、T分期、肿瘤形状、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中位随访时间为46.2个月,UTUC患者3年OS为76.2%,5年OS为52.6%,NLR比值(P<0.001)、T分期(P=0.010)、病理分级(P<0.001)、肾积水(P<0.001)、肿瘤形状(P=0.021)、淋巴结转移(P=0.003)同降低的OS相关,而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肿瘤数目与患者的总生存期未见明显相关性,同时发现高NLR组患者5年OS显著低于正常患者(24.6%vs80.1%,P<0.001)。经多变量分析调整标准的临床病理因素后,发现术前N LR>1.75(HR=5.410,95%HRCI:2.487-6.816,P=0.024)、病理分期T2~T4(HR=8.324,95%HRCI:4.012-19.607,P<0.001)和肿瘤分级G3(HR=3.842,95%HRC I:2.268-8.172,P=0.031)是影响UTUC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NLR比值同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adical nephroureterecto my,RNU)治疗的UTUC患者的预后相关,是预测UTUC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子;NLR比值是为患者提供术前指导、进行危险分层以增加治疗决策的一种有前景的血清炎性标记物;同时T分期和病理分级也是影响RNU术后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