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unken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脑卒中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疾病,而其又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要构成部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Hcy通过多种机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明确Hcy与缺血性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其他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能够进一步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旨在探讨Hcy水平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源性脑栓塞、小动脉闭塞性等缺血性脑卒中亚型,NIHSS评分以及缺血性脑卒中其他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期望能够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回顾性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115例首次发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不含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前服用叶酸及B族维生素的患者。测量血Hcy、空腹血糖、尿酸、胱抑素C、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及行颈动脉彩超等影像学检查,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等相关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类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86例成年人作为对照组。  2.入院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血液标本,利用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3.所有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完成。  结果:  1.缺血性脑卒中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无统计学意义,P=0.611。  2.年龄分层分析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相比,年轻老人组(60-74岁)以及中年人组(60岁以下)的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及0.025;但是,老年人组(75岁以上)Hcy水平两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11。  3.男性及女性缺血性脑卒中组和各自对照组相比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2及0.003。  4.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组(LAA组)、心源性脑栓塞组(CE组)、小动脉闭塞性卒中组(SAO组)与对照组相比Hcy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亚型缺血性脑卒中之间两两比较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高Hcy组较Hcy正常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  6.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组Hcy水平较正常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7。  7.Hcy水平受其他因素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Hcy与Cys C(r=0.533, P<0.001)及性别(男)(rs=0.418, P<0.001)中度正相关,与高血压(rs=0.223, P=0.001)、吸烟(rs=0.333, P<0.001)、纤维蛋白原(r=0.183, P=0.016)、颈动脉粥样硬化(rs=0.355, P<0.001)低度正相关。逐步线性回归方程为:Hcy=-4.252+7.356*Cys C+3.064*性别(男)。  8.Hcy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4,P=0.001,敏感度为0.557,特异度为0.733。  结论:  1.血浆Hcy水平升高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2.Hcy水平可作为74岁以下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检测指标之一;  3.Hcy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源性脑栓塞、小动脉闭塞性亚型的危险因素,应密切监测Hcy水平;  4.Hcy水平与NIHSS评分相关,可作为评价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指标之一;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未见明显相关;  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Hcy水平与Cys C、性别中度相关,与高血压、吸烟、纤维蛋白原、颈动脉粥样硬化低度相关;  6.Hcy可作为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的生化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对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I/R)后脑皮层及纹状体区神经细胞形态结构、iNOS、TNF-α、NMDA的表达及凋亡细胞数量的影响,讨论它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
目的:1.探讨食管癌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2.探讨同期放化疗对血清VEGF表达的动态影响及与预后的关系.3.食管癌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和毒性反应的初步总结.结论:1.治
对照病理,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放射学表现的病理基础;评价各种放射学检查手段对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合理选用相关检查方法.结论OLT作为一种治疗终末期肝病
目的:针对不同的自动化尿常规分析系统,制定各自的形态学复检规则;对自动化体液常规分析的复检规则进行初探。方法:1058例新鲜尿液标本通过Siemens Atlas型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