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作为一种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果蔬,市场需求量巨大,因其富含营养及鲜美的口感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钟爱。番茄因其本身外皮脆弱、果肉多汁和货架期短的特点极其容易在生长、采摘和储藏运输的过程中受到各种病害的侵染和物理损伤而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番茄的采后病害防治及贮藏保鲜一直是科研工作者致力研究的方向。本研究围绕E-2-己烯醛展开其对采后番茄灰霉病防治及贮藏保鲜方面的研究,拟揭示此抑菌剂对番茄采后主要病害之一的灰霉病的抑菌机理。本文通过观察经E-2-己烯醛处理后灰霉菌细胞的完整性,结合转录组测序分析深入探究其对灰霉菌的抑制机理;测定番茄植株和果实经E-2-己烯醛熏蒸诱导后相关防御酶和抗氧化酶的活性及品质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灰霉菌抑制机理实验:灰霉菌经E-2-己烯醛处理后,孢子和菌丝体表面皱缩凹陷并且扭曲变形,严重的发生破裂,内溶物严重泄露;PI染色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处理组的灰霉孢子被不同程度的染色;进一步测定E-2-己烯醛对灰霉菌孢外电导率、孢外p H及内溶物和K~+泄露的情况,发现处理组的孢外p H下降,胞外电导率、细胞内溶物和K~+泄露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提高;转录组测序实验总共得到差异基因3893个,其中上调1949个,下调1944个;其中糖酵解/糖异生、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与代谢、固醇激素生物合成与固醇生物合成等途径受到影响;分析麦角固醇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变化,发现有四种基因上调分别为:ERG1、ERG3、ERG25与ERG26,三种基因下调分别为:ERG7、ERG26和ERG27。上述结果表明,E-2-己烯醛处理能够通过影响灰霉菌氧化磷酸化、糖酵解/糖异生及麦角固醇的合成等多种途径来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进而达到抑菌的作用。(2)番茄植株熏蒸诱导实验:以0.5μΜ空间浓度的E-2-己烯醛在密封容器中对生长至开花期的A57番茄植株熏蒸处理24h后进行实验。结果表明,E-2-己烯醛熏蒸处理能够诱导番茄植株叶片对灰霉菌抗性的提高,处理组的病斑直径相比对照组降低了26.92%。实验结果还表明,经番茄叶片的水溶性抗菌活性物质处理的孢子萌发速度和萌发率处理组远低于对照组。E-2-己烯醛熏蒸处理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诱导番茄植株提高其PAL、POD、LOX和PPO的活性及总酚含量,同时也能够诱导类黄酮含量的积累。上述结果表明,E-2-己烯醛熏蒸处理能够通过诱导番茄植株相关防御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从而增强对灰霉菌的抵抗能力。(3)番茄果实熏蒸诱导实验:分别以0.005%、0.01%和0.02%(w/w)的E-2-己烯醛在密闭空间中将经过预处理的番茄熏蒸24h后进行实验。结果表明,E-2-己烯醛处理能够有效的抑制番茄果实的自然发病率和腐烂率,降低番茄硬度下降和失重率上升的速度,并有助于采后番茄p H值、TSS、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上升,同时也能够诱导采后番茄提高PAL、CAT、POD和SOD等防御和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增强番茄抵抗病原菌侵害的能力,保持其在贮藏期间较高的品质和延长货架期,实验结果还发现0.01%的E-2-己烯醛浓度处理效果总体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