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儿童在不同类型干扰控制任务中的加工特点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zb3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组群研究的方法,使用Stroop范式及其变式,系统考察了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干扰控制能力。在实验结果基础上,结合文献中已有的研究结果,探讨了ADHD儿童在不同类型干扰控制任务中的加工特点。本研究共包括两个部分,四个实验任务。第一部分采用三个不同形式的Stroop色词实验,考察ADHD儿童在冲突型干扰控制上的表现。实验1.1采用经典色词Stroop颜色命名任务,实验1.2采用颜色语音命名启动范式,实验2采用非语音命名的按键Stroop颜色判断任务,结果发现在语音命名范式中ADHD儿童表现出比正常组儿童更大的冲突效应,表明ADHD儿童存在干扰控制能力的缺损。同时实验1.2表明ADHD儿童存在语音加工落后这一认知加工缺陷。综合命名反应和按键反应的结果,本研究认为ADHD儿童在冲突型干扰控制上存在缺陷。第二部分考察了ADHD儿童在非冲突型干扰任务中的表现,实验3在按键Stroop任务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非冲突干扰刺激,结果发现ADHD儿童总体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干扰控制缺陷。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ADHD儿童存在干扰控制能力缺陷。2)ADHD儿童的干扰控制能力缺陷,不仅表现在冲突型的干扰上,也表现在非冲突型的干扰上。3)语音动作加工落后影响ADHD儿童在Stroop颜色命名任务上的表现。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上引连铸工艺试制出不同镁含量的二元铜镁合金线坯,对其抗拉强度、电阻等进行了详细检测,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内部组织进行分析,发现随着镁含量的增加,铜镁合金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对教师而言,是一场全方位的挑战,也可以说是一次“职业革命”。面对新的挑战和要求,教师不能被动地成为新课改的承受者,而应成为主动的适应者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高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入,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已成为高校关注的热点。高校用户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需求与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