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比较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与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的焦虑、抑郁发生率;2、探讨两类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伴有精神心理异常的IBD和IBS患者进行抗焦虑抑郁及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已确诊的IBD患者60例。同期收集已确诊的IBS患者60例,正常对照60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 LE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分别对IBD患者、IBS患者及正常对照进行评定。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1)焦虑、抑郁发生率比较:焦虑发生率IBS组>IBD组>正常对照组,三组两两比较P均小于0.05;IBD组、IBS组抑郁发生率与正常对照比较P<0.01,IBD组与IBS组抑郁发生率比较P>0.05。(2)SAS、SDS评分结果显示:IBD组与IBS组焦虑、抑郁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与正常对照比较P<0.01;(3)LES、SSRS评分结果显示:组间两两比较正性事件分及社会支持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IBD、IBS组与正常对照比较负性事件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IBD vs IBS负性事件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4)焦虑、抑郁相关影响因素比较:年龄、负性事件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IBD、IBS组发生焦虑的共同危险因素为负性事件分,OR分别为1.041,1.047;性别、年龄、负性事件分是焦虑分的危险因素(P<0.01);抑郁相关影响因素比较,负性事件分是IBD、IBS组共同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079,1.125;性别、年龄、负性事件分是抑郁分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1)IBD、IBS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于正常人。(2)负性生活事件对IBD、IBS患者精神心理有重要影响。(3)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度与IBD、IBS患者精神心理变化密切相关。(4)临床实践中应关注IBD和IBS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有明显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