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化学水处理智能监测设备的开发与集成应用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zhe88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厂在很多方面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但是在电厂化学水监测方面,几乎所有电厂都保留了化水班和化学水分析室。虽然大部分电厂都在不同程度上配置了在线仪表,但是对于化水的测控主要还是依靠人工分析来完成。这极大地降低了电厂自动化的程度。为了提高电厂化学水质量控制的准确性,快速性,稳定性。本文作者针对我国电厂化学水控制的现状和现实需求,研究开发了电厂化水自动控制系统。 首先,介绍了以智能在线电导率分析仪、智能在线酸度计、智能溶氧分析仪、智能硅酸根分析仪等系列智能在线分析仪表为基础的电厂水汽集中取样装置和以变频泵为主的自动加药装置。我部门设计开发的水汽集中取样装置、自动加药装置等设备在电厂化水系统中的集成应用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检验。其中本文作者独立开发了智能电导率分析仪,分析了化水自动加药装置当前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其次,论文分析了基于16位单片机的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对单片机的抗干扰性提出了工程上解决的方法。利用MSP430F149单片机的低功耗,强大的处理能力,高性能模拟技术及丰富的片上外围模块,系统工作稳定,方便高效的开发环境特性,实现智能在线电导率分析仪的设计,通过人机界面进行参数设定,实现校准参数输入、报警参数输入,输出数据、故障报警状态及当前测量数值的显示,解决人机信息交互和在线仪表与上位机的通讯问题,实现了旨在稳定水汽质量的,电厂化学水汽的全自动测量。文中给出了基于MSP430F149系列单片机技术实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的详细论述。 再次,介绍了作为化水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动加药装置。本章从控制策略的改进和核心部件变频器的开发两个方面加以深入。在控制策略方面,从原控制策略的不足出发,针对目前电力系统的具体要求,提出了改进的控制策略,及模糊PID控制。该控制策略的主要思想是,在电厂水汽化学性质波动大时使用模糊控制,以加快响应速度;在电厂水汽化学性质波动较小时采用PID控制来保持静态精度。在变频器的开发方面,详细介绍了原理和设备构成。 最后,介绍了基于智能化学在线监测仪表的电厂水质自动控制系统研制。系统完成所有仪表的数据采集、分析、报警,并具有对数据进行计算、存档、打印等功能;具备对加药和除盐水系统的实时监视,控制等。该系统具有诊断功能,能给运行提供诊断建议处理办法及诊断报告。控制系统能连续的采集和处理机组在不同工况的各种运行参数和设备运行状况,并具备把所要求的测点的信号送至化学加药系统和主控室的功能。
其他文献
噪声污染作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般性的噪声也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的无源吸振技术难以解决低频噪声控制问题。有源噪声
仿生触须传感器作为仿生理论基础之上发展的一种新兴的传感器,具有很多独特之处:通过仿生触须被动或主动的触摸,可详细感知对象物体的材质和形状;可准确地探测、识别和区分已
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在离心式空压机的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领域中逐渐地得到广泛应用,以DSP为硬件核心实现振动信号测量和分析的仪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分析了离心式
本文针对解除管制后的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T-S模型的模糊逻辑控制器。电力市场改革后,AGC系统暴露在了更多突发、振幅更大的扰动之下,所以,以往可以忽略的非线性必须得加以考虑。在本文中,发电机变化率约束(GRC)非线性第一次被建立在T-S模型之中以设计模糊控制器,同时,阀门非线性也被包括在了模型当中。本文还验证了整个系统的大范围渐进稳定性的约束条件,并由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出控
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MANET)由于其不依赖基础设施、无中心、自组织、抗毁性强、动态拓扑、多跳路由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无线网络。因为这些
随着大型建筑的不断涌现和中央空调的普遍应用,建筑能耗大大增加,世界性能源紧张日趋加重,因此,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推进大型建筑节能就显得十分重要。
学位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大量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并网会给大电网带来严重的影响,使电能质量恶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微电网应运而生,多个分布式发电单元组成微电网系统再接入大电网就可以避免分布式发电单元带来的负面影响。微电网运行的首要问题是控制,而逆变器作为微电网中各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核心,其控制效果对微电网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是研究微电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主要研究了两种借鉴同步发电机特性的逆变器控
六自由度检修机器臂属于特种作业机器人,主要负责蒸汽发生器中传热管涡流检查、传热管超声检查、传热管堵管、水室表面状况的电视检查等,对改善核电站工人的工作条件,提高自
近年来,风力发电技术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逐年攀升,风力发电系统的电网穿透率越来越高,风电的电网适应能力是风电并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电网中电力电子器件以及非线性负载的大量使用,使得电网中常常含有大量的谐波电压。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我们亟需对已有的控制策略进行改进,以满足风力发电系统并网运行条件。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