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推广,以MRP/MRPⅡ/FMS/JIT/CIMS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AMT)被我国企业大量引入。然而,技术的实施使企业面临工作流程、作业方式以及薪酬的变革,而员工则面临技术再培训、工作环境改变、薪酬制度变革等问题,如果不能合理地设计人员因素,可能会阻碍员工与先进制造技术的适应程度,使AMT的实施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为了研究人员因素对AMT实施效果的影响,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验证人员因素与AMT实施效果的关系。通过文献总结、专家访谈、企业调研等形式将人员因素分为教育培训、薪酬奖励、参与重视和团队协作四个维度,进一步设计一套适合中国企业实情的人员因素测量量表,通过对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研对量表进行检验,最终确定人员因素量表包括四个维度17个题项。同时,将AMT实施效果区分为操作效益、组织管理效益和竞争效益三个方面,根据组织结构强度将组织类型划分为机械式和有机式两类。分别研究人员因素对AMT实施不同绩效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的组织结构中,人员因素对AMT实施效果的作用。通过对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参会企业的大规模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人员因素对AMT实施效果的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四种人员因素对AMT实施的操作效益、组织管理效益和竞争效益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对操作效益有显著解释力的人员因素是“团队协作”和“薪酬奖励”两个变量,对组织管理效益有正向的影响作用的人员因素包括“薪酬奖励”、“参与重视”和“团队协作”,而对竞争效益产生显著影响的人员因素是“参与重视”、“教育培训”和“团队协作”。在有机式组织结构中,人员因素对AMT实施效果各个维度的解释力均高于在机械式组织结构中,且具有影响作用的人员因素种类也更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