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我国扶贫开发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总体情况,可以发现,市场化扶贫理念及其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得到了日趋广泛的应用。针对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实践应用的现实,本文尝试从市场化扶贫机制这一角度,对市场化扶贫机制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进行系统论证。市场化扶贫机制不仅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在理论研究上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由于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果的不断弱化、财政扶贫机制下出现的选择性偏差以及对农户主观能动性的忽视等,单纯的政府扶贫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政府主导下市场化扶贫机制的引入,能够有效弥补财政扶贫下的种种弊端,重视市场的作用和力量,已经成为新时期农村精准扶贫的必然要求。市场化扶贫机制的引入必须具有一定的承接基础,盲目无选择性的引入会导致原本贫困的主体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作为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本文以甘肃省为例,从政策调整、主体范畴、资源配置和基础条件等维度,阐述了甘肃省构建市场化扶贫机制的可行性。在明确市场化扶贫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之上,系统完整的设计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框架是本文的核心和亮点所在。市场化扶贫机制是系统的多维度的体系,包括各个方面,多种层次,本文从主体参与、要素扶持、资源整合和制度优化四个维度对市场化扶贫机制进行了框架设计。基于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框架设计,本文对应从主体、要素、资源整合和制度四个角度进一步说明了对市场化扶贫机制的具体政策操作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