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有机肥替代化肥是新时代提高油菜质量、增加油菜产量、实现油菜绿色生产和化肥零增长目标的必然措施,对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恢复农田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习惯施肥(纯化肥)为对照,探明了75%习惯施肥量(化肥减量25%)基础上配施0-4500 kg/hm~2有机肥对油菜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为指导油菜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化肥减量25%配施1125-4500 kg/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肥替代化肥是新时代提高油菜质量、增加油菜产量、实现油菜绿色生产和化肥零增长目标的必然措施,对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恢复农田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习惯施肥(纯化肥)为对照,探明了75%习惯施肥量(化肥减量25%)基础上配施0-4500 kg/hm~2有机肥对油菜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为指导油菜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化肥减量25%配施1125-4500 kg/hm~2有机肥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且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产量也增加,与习惯施肥相比增产幅度为25.2%~78.5%,与化肥减量25%未配施有机肥处理相比增产幅度为43.9%-105.1%。化肥减量25%不配施有机肥处理,其产量低于习惯施肥,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根据有机肥用量与产量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表明,化肥减量25%之后仅配施675 kg/hm~2的有机肥就能弥补因化肥减量带来的产量损失。2、从种植密度和产量构成因素来看,配施有机肥对密度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所有处理中,以习惯施肥的密度最大,化肥减量25%时不管配施有机肥与否密度均低于习惯施肥,但只有4500 kg/hm~2有机肥处理的密度显著低于习惯施肥,其余的差异不显著;化肥减量25%配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油菜单株角果数,与习惯施肥相比提高幅度为48.5%~158.3%,与化肥减量25%未配施有机肥处理相比提高幅度为50.9%-162.5%。配施有机肥时,千粒重和每角果粒数也有一定的增加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3、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开花期油菜株高、主花序长度以及一级分支数,且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提高幅度更大,而习惯施肥处理和化肥减量25%处理的花期株高、主花序长度以及一级分支数差异较小。4、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油菜叶片SPAD值,且也表现为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提高幅度更大。而习惯施肥处理和化肥减量25%处理之间的叶片SPAD值差异较小。5、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条件下,可显著提高油菜对N、P、K养分的吸收与累积,从而提高肥料表观利用率,但肥料生理利用率下降;肥料农学利用率在有机肥用量低时有所升高、有机肥用量高时下降;肥料偏生产力氮、磷、钾肥分别计算和合计计算的结果不尽相同,氮肥偏生产力增加、磷肥偏生产力减少、钾肥偏生产力和氮磷钾合计的肥料偏生产力变化较小。6、配施有机肥在增加总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因此有机肥用量高的处理其产量增加不足以弥补肥料的成本。因此,本试验中经济效益最好的处理是化肥减量25%配施1125 kg/hm~2有机肥,该处理较习惯施肥处理可增收860元/hm~2。
其他文献
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生态农庄作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典范,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需求导向(买方市场)是决定生态农庄能否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游客满意度又是反映需求导向的核心指标。生态农庄在生态旅游的基础上,以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以开展乡间农家旅游为主要经营手段,将农业、生态和旅游融合发展,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农业休闲游览为主,定位中端、高端旅
油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近些年,在油料作物种植中,油菜已跃居第二(仅次于大豆)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芥菜型油菜(B.juncea,2n=4x=36,基因组组成为AABB)是芸薹属中的一个重要物种,起源于亚洲,因其具有耐贫瘠、抗旱、耐热、抗裂夹等特点,在中国西部、印度北部、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广泛的种植。植物叶片形态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本研究
油菜胎萌严重影响种子的质量。为探究甘蓝型油菜种子胎萌的发生特性,本研究以黄籽油菜410、456、552和黑籽油菜492为试验材料,以蕾期授粉、花期标记、定期采样等方法,分析甘蓝型油菜种子胎萌发生时期、环境对胎萌的影响以及胎萌与种子的形态、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子胎萌主要发生在花后27~36d,即种胚充实阶段。其中,410于花后27d发生胎萌,初始胎萌率为2.44%,456于花
我国是世界上产稻大国,长江流域主栽的早籼稻,因其生长时间短、种植成本低、陈化速度慢,从而被广泛种植,但是由于早籼稻食用品质不佳,工艺品质差,如米饭粘弹性差,口感差,比较松散,垩白率高、垩白度大,整精米率低;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米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需求发生改变,粳稻米在口粮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早籼米所占比例越来越低,从而导致大米加工企业加工早籼稻无利可图,早籼稻销路不畅,严重影
中国是农业大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推出了“三农”贷款和扶贫贷款等许多惠农政策。金融机构在为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时,由于贷款农户抗风险能力不足,经常出现农户的信用风险和银行的操作风险,从而导致农村商业信贷和扶贫贷款陷入僵局。针对商业银行目前使用传统方法对农村信贷和扶贫贷款风险预测,导致的不良贷款率增多、放款慢等问题。本着为商业银行提供在涉农贷款和扶贫贷款上更加精准有效的决策依据的原则,本文主
吴茱萸是指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为肠康片、香连片、左金片、戊己片,吴茱萸汤等多种中药制剂的原料。吴茱萸应用历史悠久,且药效作用广泛,其有效成分主要为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柠檬苦素及挥发油成分。当前,吴茱萸的研究多集中于栽培技术、药理药效及有效成分的研究,而有效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合成关键酶研究较少。本实验围绕不同
湖南省是中国生猪养殖大省,其生猪养殖业是省内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大量散养户退出生猪养殖,湖南省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但是湖南省小型养猪场占比仍然较高,整体规模化水平较低。据《中国畜牧兽医年鉴2018》统计,2017年湖南省小规模养殖户数量为21.79万户,占规模养殖户的比例高达89.92%。因此,鼓励和引导生猪小规模养殖户健康发展已成为进一步推动湖南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重要举措。在
为探讨不同苎麻干粉水平对炎陵白鹅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及相关机理,本研究进行了2个试验。在确定苎麻干粉对炎陵白鹅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及肉品质的影响后,进一步研究苎麻干粉对炎陵白鹅肠黏膜形态结构发育、血清生理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与内在关联,从多层次多角度阐明了苎麻干粉的相关作用机理。试验一日粮不同苎麻干粉水平对炎陵白鹅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及肉品质的影响研究为研究日粮不同苎麻干粉水平对炎陵白鹅生长性
目前,我国正由传统农业生产模式逐步向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过度,湖南是农业大省,而洞庭湖区在湖南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九大商品粮、棉基地,湖区以不到17%的土地,每年生产出占全省总量20%以上的粮食、80%以上的棉花、30%以上的油料和40%以上的水产品,据统计数据,2017年湖区的农业生产总值为1523.57亿元,占湖南省29.2%,粮食总产量857.80万吨,占全省的27.
本文结合长沙烟区的生态环境与卷烟工业企业对特色优质烟叶原料的需求,通过品种筛选试验,初步筛选出优良品系HN2146。为进一步挖掘HN2164的特征特性,提高HN2146在当地的适应性。本试验以HN2146为材料进行配套栽培技术和采收烘烤调制技术研究,并进行了工业验证,得到以下结果:优良品种(系)筛选试验结果表明:HN2146品种的株高最高、有效留叶数最多,生长发育较好,化学成分基本适宜,产量和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