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5年起,我国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启动了“放管服”改革,这是针对当前政府工作中即公共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被提出的,是新常态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更高要求。自实施以来,改变了政府的工作态度和形象,释放了企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民众更多的感受到了公平正义。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新要求、新期待,对“放管服”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新的目标,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推进“放管服”改革?如何在更高层次更好推进“放管服”?如何通过“放管服”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不能回避。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基于“放管服”改革视角下红谷滩新区改革进程,论文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深入总结分析归纳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整体政府理论为论述的理论基础,通过系统梳理红谷滩新区在“放管服”改革方面的推进情况、取得成效和存在不足,结合国内实施“放管服”改革较为成功的地区经验。结合党的十九大明确我国进入新时代,在这一大背景下,就基层政府如何更好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形成一些可资借鉴的参考,旨在为解决现阶段群众对更平衡更充分的政务服务的要求提供思路,真正使“放管服”改革打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提高公共行政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促进高质量发展,提升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