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教起源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和神仙方术,具有极其浓厚的神秘色彩和本土文化色彩,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建筑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道教供奉、祭祀神灵的殿堂,又是道教徒修炼、生活起居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道教建筑是道教思想文化观念的一种表征方式和物化形态,是以物质形式注入宗教精神内涵后的产物。本文从道教文化出发,关注道教建筑的文化内涵,通过调研五个著名道教宫观的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尺度、功能、色彩、装饰和文化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道教建筑具有的形态特征,结合楼观台道教文化展示区的设计实例,研究得到还原道教文化建筑历史风貌概况的建筑设计方法。“道教祖庭”楼观台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老子讲说《道德经》之地,历代帝王,文人学士亲临膜拜,西安市政府在此建成中国规模最大、规制最高的道教文化展示基地,用以诠释和弘扬道教文化,整合当地文化资源,形成文化产业链,依托得天独厚的“道”文化发展旅游经济。展示区总体布局形成“一条轴线、九进院落、十大殿堂”,按照传统皇家敕建道教宫观规制而建,建筑采用明清古建风格与制式,形制等级严明,金顶朱柱,色彩鲜明,装饰华丽,如宫殿般泱泱大度,它的建筑形态将成为道教建筑发展和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今后道教文化建筑群扩建、保护和修复提供参考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