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铣削力的刀具磨损在线监测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kak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在智能制造领域内展开了新一轮的激烈竞争,数控机床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但我们仍面临着一个难题:切削系统判断刀具磨损失效后而自动换刀。在传统制造中,换刀主要靠有经验的操作工人根据切削声音、切屑的颜色、手感和加工表面质量变化等现象或离线观察刀具的磨损状况来决定是否需要换刀,然而在如今先进智能制造时代,必须通过制造系统自动实时监测某些切削物理量来判断刀具磨损,从而及时换刀,以保证加工的连续性以及加工质量,所以解决这世界性难题对提高制造业水平来说意义非凡。本论文在总结国内外刀具磨损监测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钛合金进行单齿铣削实验,并以切削力信号为主,工件表面粗糙度信号为辅作为监测信号,监测刀具磨损,其主要内容如下:1.总结国内外刀具磨损监测现状,分析铣削钛合金刀具磨损特点,确定以铣削力为主,工件表面粗糙度信号为辅间接监测刀具磨损;设计单齿铣削钛合金(TC4)实验方案,进行多组不同切削参数实验测量,并最终获得了6组具有代表意义的切削力原始信号。2.研究三向切削力时域、频域、时频域相关的特征参数,分析总结切削力和工件表面粗糙度随切削去除率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各个切削条件下切削力和工件表面粗糙度随刀具磨损的变化规律;分析时域,频域内相关的各特征量随刀具磨损的变化规律,分析各频带能量值以及主要频带的标准差值,最后通过特征参数与刀具磨损的相关性来提取特征信号。3.利用神经网络技术对刀具后刀面磨损VB值与特征信号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和预测,测试结果表明神经网络对刀具磨损的预测精度较高,能达到良好的预测效果;提出基于马氏距离,设定阈值来判断刀具磨损状态。
其他文献
现有的金属3DP技术,如激光、电子束、微弧焊、焊接三维成型等都是利用高能束将金属粉材或丝材熔化形成熔池,与已成型表面形成冶金结合。由于熔池的形成复杂不可控易流淌,且高能束造成的局部高温使零件产生较大内应力和裂纹。本文提出了半固态金属挤出沉积成型工艺,该工艺结合了半固态成型和熔融沉积(FDM)工艺的特点,成型过程中避免了熔池的产生,简单可控,同时还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针对传统的熔融沉积工艺无
Plant and non-plant species possess cryptochrome (CRY) photoreceptors to mediate blue light regulation of development or the circadian clock.The blue light-depe
本文基于GD-1高压共轨电控柴油机,设计了燃油喷射压力的控制策略,根据柴油机的工况计算目标油压并选择燃油喷射压力的控制模式。实机试验表明,以上控制策略的应用可有效控制柴
300M超高强度钢是广泛应用于生产飞机起落架的典型难加工材料,其机械加工中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表面质量难以控制,给飞机的安全性能带来隐患。近年来,人们对300M钢铣削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车辆乘坐舒适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车辆NVH性能优化设计成为车辆开发的重要环节和研究方向。动力总成作为车辆的最主要的振源和噪声源,备受到NVH工
产品工艺设计是连接产品设计和产品制造的桥梁,是制造系统的重要环节。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 :CAPP)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实现CIMS、并行工程乃至敏捷制造、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技术。由于CAPP 系统涉及问题的复杂性和对应用环境的依赖性,更由于开发者对系统决策自动化的目标定得过高,使得所开发的CAPP 系统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很差
本文主要针对 EMS 型磁悬浮列车的磁悬浮技术开展研究。论文仿照拖拉机的支撑结构提出了一种以 6 对电磁铁共同悬浮的新型磁悬浮平台,解决了传统磁悬浮平台结构中存在的过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