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丁质(Chitin)是由N-乙酰-D-氨基葡萄糖(GlcNAc)以β-1,4糖苷键连接成的多糖,是多数真菌细胞壁、无脊椎动物、甲壳类动物外骨骼以及昆虫体表和昆虫中肠围食膜的主要结构成分,是自然界多糖生物合成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资源,其降解产物具有多种用途。几丁质酶能够催化水解N-乙酰-D-葡萄糖胺糖苷键,降解甲壳素得到几丁寡糖或N-乙酰氨基葡萄糖。几丁质酶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细胞和组织中,从微生物中筛选产甲壳素酶菌株,并进行酶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自然资源利用、生物防治、环境保护、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筛选高产几丁质酶菌株为目的,从大连海域采集的样品中分离筛选产几丁质酶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产几丁质酶的发酵条件优化,几丁质酶的初步纯化及其部分酶学性质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初筛和复筛,从海洋样品中分离出了9株产几丁质酶的菌株,其中8株细菌、1株放线菌,选取了其中一株产酶能力较强编号为Z-1的海洋细菌为供试菌株。通过对其进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分析,鉴定出该菌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暂命名为Bacillus sp.Z-1。(2)对菌株Z-1液体发酵工艺和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试验考察了碳源、氮源、无机盐、pH值、温度等对Z-1产酶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培养基配比进行了优化。确定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为:胶体几丁质15%,蛋白胨1.5%,KH2P040.03%,NaCl2.5%,陈海水配置,初始pH为7.0,种龄42h、接种量2%、在28℃、140rpm摇床培养72h。(3)在优化条件下发酵培养菌株Z-1,发酵液经冷冻离心后上清液采用40%-90%硫酸铵分级盐析、透析后制得几丁质酶粗液。对几丁质酶进行酶学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温度50℃,最适pH5.0;在低于50℃、pH4.5~6.5时酶活力相对稳定。菌株Z-1所产的几丁质酶不仅能降解胶体几丁质,对几丁质粉也有一定的降解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