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是文明的起源,乡村景观承载了区域历史发展的文化脉络,代表了社会更迭产生的民俗风貌,保留了居民世代的记忆。地域特色是生活的记录、民族的凝结、文化的积淀。地域特色是乡村景观的反映,乡村景观是地域特色的摇篮。乡村景观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景观建设又缺乏相应的科学指导依据,导致乡村景观风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形成了"千村一面"的建设布局,村落肌理惨遭蚕食,乡村景观历史文脉、地域特色消失,景观及文化的趋同性逐渐加深,给人类发展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乡村景观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刻不容缓。针对东北地区乡村景观的研究案例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辽宁省东港市孤山镇为例,对乡村景观的构成与保护进行研究与思考,以求能够展示孤山镇地域文化特色、概括乡村景观构成规律,为地域特色在乡村景观的保护提供参考。通过实地调研,获得孤山镇乡村景观乡土特色、地域景观的实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应用语义差异法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孤山居民对景观认知、文化认知和保护认知的程度。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切入,分析了孤山镇乡村景观的整体布局,论述了其地域特色构成的生态要素、生活要素、生命要素,对孤山镇的景观空间从空间界面和特征两方面考证,最后结合孤山的文化表达,从多角度、多层次概括孤山的乡村景观的地域特色;发现孤山镇乡村景观现状与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保护原则,有针对性的对生态、生活、生命三方面进行保护,分别通过划分保护区域,按照点状、线状、面状三个保护层次逐级保护,鼓励发展民俗文化的保护策略,同时提出对保护管理机制改进措施,通过以上调控措施,以期对孤山镇地域特色景观保护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