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目前,肺癌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这从各个国家的报道的对肺癌的相关报道看出[3.5.7]。目前仍未有明确的肺癌病因。循证医学表明大量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社会发展,各种精密仪器的不断出现,使医学技术出现有了大幅度提高。而对于无明确禁忌症且能耐受手术的Ⅰ或Ⅱ期肺癌患者来说,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源发病灶及系统的淋巴结清扫)是肺癌的首先疗法,尤其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通过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者术后行病理检测,明确肿瘤具体类型,结合资料确定TNM分期,进而评估预后和指导后续治疗。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临床治疗后预后评估,TNM分期中淋巴结分期(N分期)状态显得尤为关键。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淋巴结分期系统(N分期)是国际抗癌联盟发布的以淋巴结区为基础(pN分期)的解剖学分期TNM。近年来,随着检查手段的提高,以阳性淋巴结数量(MLN)和阳性淋巴结比率(LNR)作为基础的淋巴结分期开始逐渐获得人们关注。长期的临川实践过程中,逐渐发现以现行的TNM分期中的pN分期,及以解剖区域分组的淋巴结分期,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不足,淋巴结(N)分期中异质性难以避免。当前的淋巴结分期几乎均有解剖区域分组和阳性的淋巴结数量共同决定,特别是,结肠癌、胃癌和食管癌的最新版的TNM分期,对于这些肿瘤,最新的证据表明,阳性淋巴结数量对于这些肿瘤预后判断更有意义[5]。另外一些研究也指出,淋巴结阳性率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判断也有预测价值。但是,MLN客观上由切除和检验的淋巴结数量来决定,受手术医师和病理科医师影响较大。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通过将MLN和RLN结合起来对很多恶性肿瘤预后更有意义,如胃癌、结肠癌、食管癌等[9],因此,本实验设计决定应用淋巴结阳性率(LNR)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判断进行分析。综述所述,本研究为了探讨LNR作为研究对象,是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治疗指导方向做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方法:第一部分通过对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783例行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和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研究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来确定MLN和RLN的最佳节点,采用K-M法分析单因素(吸烟情况、年龄、性别、手术方式、辅助化疗等)对生存的影响,Log-rank分析比较组间生存率的差异。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对预后因子进行多元分析。第二部分通过对PubMed和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到2016年10月25日截止。中文检索词包括:淋巴结阳性率、淋巴结阳性数量、生存率。英文检索词包括:proportion of lymph node,lymph node ratio,survival。手工检索已发表文献,追溯纳入文献中的参考文献。文献内容采取描述性评测,情况允许使用荟萃分析。、本实验设计应用Stata 12.0软件。P值采取双侧检验结果。结果:1.根据COX回归风险模型的X2值,确定3个淋巴结为MLN,35%为LNR的最优节点,从而分别将MLN.划分为0,1-3,>3三组,将LNR划分为0%,0一35%,or>35%三组。且MLN与LNR密切相关2.根据COX多元分析确定LNR分期、吸烟和辅助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部分PN1患者需要行术后辅助治疗。3.在文献多元分析中显示,LNR是与生存期的相关因子,而pN分期不具有显著意义。LNR比当前pN分期的对生存期的预测更有意义4.在文献多元分析中显示,LNR越高,生存率越低。结论:1、阳性淋巴结率是NSCLC术后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可对NSCLC术后治疗起指导作用。PN1部分患者也应行术后辅助治疗2、本实验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治疗指导提供预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