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急性高山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中,血管的应激反应较为严重,影响了人体对高原缺氧的适应。本实验旨在观察世居平原的受试者在模拟海拔4800m中急性低氧暴露时血管应激反应;并观察其经过3周的模拟海拔递增的低氧锻炼后,再次处于该低氧环境时血管应激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机理。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体育大学男生53名。首先测试受试者常氧安静时的血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并取静脉血4m1,然后测试运动后即刻的血压、PWV;使受试者急性低氧暴露(模拟海拔4800m)1小时,之后测量其安静以及运动后即刻的血压、PWV,直至暴露6小时后再次取静脉血4m1,测血浆N0、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之后,让受试者进行持续3周,每周4天,每天2小时的中等强度低氧锻炼(3周模拟海拔高度依次为2500m、3500m、4500m)。3周锻炼后再次进行与上述条件相同的测试。研究结果:(1)模拟海拔4800m急性低氧暴露时,安静状态下的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与常氧条件相比无显著性变化,舒张压(DBP)则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运动时SBP显著增加,而DBP显著减少;RbaPWV、LbaPWV与常氧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血浆NO的含量与常氧条件下相比,显著性减少(P<0.05),AngⅡ含量非常显著性减少,ET无显著性变化;(2)低氧锻炼后,再次模拟海拔4800米低氧暴露时,安静时DBP与常氧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而SBP、MAP仍无明显改变;安静RbaPWV、LbaPWV与之前相比显著性降低,运动时改变不明显;低氧暴露时血浆NO的含量和常氧时相比无显著性改变;常氧环境下受试者的AngⅡ含量与低氧锻炼前相比显著性减少,ET只有减少的趋势。研究结论:(1)三周模拟海拔递增的低氧锻炼使低氧环境下血管弹性改善,有助于提高血管系统的顺应性,减缓血管系统的低氧应激反应。(2)NO、AngⅡ、ET的改变与血管弹性的变化并不对应,低氧锻炼促使血管系统顺应性的改变可能另有其他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