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内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优质公共卫生资源集中在大城市的各大公立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困扰着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将现存医疗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以解决医疗资源总量有限,分布不均的问题,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道路,是有关部门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保障群众的生命健康,2013年原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医疗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提出,将在几座试点城市构建医联体。随后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在若干试点城市探索多形式医联体模式,推广、落实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患者双向转诊,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多种因素相加,群众关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仍旧存在,大型医疗单位依排着长龙、一号难求,基层医疗点也还是少人问津、门庭寥落。为改善当下困境,近几年医联体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医疗资源特别是公立医疗资源不足,其医联体建设工作是全省医联体建设的难点,因此本文选择以宿迁市为例对其医联体建设情况进行研究。本文运用系统理论、公平正义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宿迁市医联体建设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目前宿迁市医联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包括: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形成、对口支援持续推进、基层医院能力增强、率先展开护联体建设、双向转诊比例有序增长、初步实现资源共享。研究同时发现宿迁市医联体建设存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不健全、人员流动缺动力、经营体制不完善、各级医院居民医联体意识不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美国、英国以及国内成都、北京、扬州医联体建设的经验,从提升技术水平、促进人员流动、强化运营基础、提高各方对医联体建设的认知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