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进入到中原的时代,在其统治下中原社会的文人知识分子的地位相当低下,但在思想方面的管制却相对的宽松,文学和艺术方面形成了元代独有的风貌。书画、文学等人文活动在士人生活中所占地位的迅速提升带来了对待生活的一种崭新态度,尤其在元代末期,人文品位和艺术取向上都显示了许多新变化。文学、书画在宋朝的发展,以及在元代政权建立后,这个过程也被进一步地加快。此时,面对蒙元统治带来的挫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进入到中原的时代,在其统治下中原社会的文人知识分子的地位相当低下,但在思想方面的管制却相对的宽松,文学和艺术方面形成了元代独有的风貌。书画、文学等人文活动在士人生活中所占地位的迅速提升带来了对待生活的一种崭新态度,尤其在元代末期,人文品位和艺术取向上都显示了许多新变化。文学、书画在宋朝的发展,以及在元代政权建立后,这个过程也被进一步地加快。此时,面对蒙元统治带来的挫折感,一些知识分子转向通过一些群体性的书画雅集活动来创造一种氛围,文学和艺术通常也被赋予更高的地位。
张雨作为元代中晚期著名的书法家,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道士、诗人。本文旨在研究张雨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分析张雨的交游状况,对其书学思想和艺术风格产生的影响。尤其在书法方面,他的书法初学赵孟煽,后学怀素,张旭,字体俊爽清洒自成一格,虽得赵孟糖亲身指教,却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十分可贵。加上他一生交游广泛,自出家以后,游历江南诸名山,结交名士,与元代中后期的书坛著名人物几乎都有交游的经历。他除入大都短住两、三年外,基本活动于江南文化的中心“三吴”间,江南的佳山佳水涵养了张雨独特的胸襟,使他身上具有许多元代文人书法家的典型特征。所以对张雨书法交游的研究,可以还原元代中后期文人交往的真实场景,了解张雨道士、诗人、书法家多重修养的种种体现,更好的理解张雨的师承关系、学书经历和书法风格形成的内外因,明晰文人雅集交游对其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与作用,从而进一步从社会学的视角下来看元代的人文环境和书坛风貌。
其他文献
学术阅读作为学术知识储备的一种重要途径,对提高学术科研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学术阅读研究多为对学习者阅读困难的调查和提高学术阅读策略教学有效途径的探究,而且将阅读策略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然而,很少关注学术阅读策略多维度使用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鉴于此,本研究采用质量结合的研究范式,探究自我效能感与学术阅读策略及其各维度的关系。本研究选取211名中国东北某大学英语学术型硕士
项目依托英国研究课程旨在增进英语专业学生对英国认知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 基于DiPerna&Elliott(1999,2001)提出的学术能力理论框架和学术能力评估量表(2002),本文从文献技能、批判思维技能、交际技巧和学术动机四个维度探索项目依托学习对学生学术能力的影响。研究采用混合方法设计,借助调查问卷、半结构化访谈、学生成果和课堂观察收集数据,对参与英国研究课程的51名学生进行了
托尼·莫里森(1931-)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其第四部作品《柏油娃》展现当代美国黑人的生活图景,讲述了非裔美国人在白人社会艰难的成长历程,表达了作者对黑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本论文以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为基础,通过解读作品中人物在不同空间的困惑和探索,分析非裔美国人在多重空间所面临的压迫,并揭示出他们为抵抗压迫获得自身成长所做出的努力。本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托尼·
学者型译者瞿世镜(1936~)是弗吉尼亚伍尔夫重要的译者和研究专家,自20世纪80年代初,他既开始了对伍尔夫及其意识流小说的专题研究。20世纪英国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亦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瞿世镜对伍尔夫的翻译与论著对推动国内的伍尔夫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本文从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的视角出发,特别是研究在特定的意识形态,主流诗
近年来,教师动机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成为教师教育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点。教师动机是教师专业发展中情感维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励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以及终身致力于教学事业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针对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外语教师动机动态性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研究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以4名高中新手英语教师为例,采用历时个案研究方法,针对高中新手英语教师教学动机的激励动因、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以
大学生外语水平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听力水平作为影响学生整体外语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为学者们频繁地研究和讨论。焦虑作为外语学习中一种特有的复杂的情感现象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但是针对特定语言技能焦虑尤其是听力焦虑的研究文献数量有限。另外听力策略和听力焦虑同属于个体差异,对学生整体的听力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听力技能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并考虑到大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的困难,作者认为有必要针对
作者立场是学术写作中体现互动的关键要素之一。标记作者立场的语言资源称为立场标记语。以往对于学术话语中立场标记语的研究主要关注本族语作者撰写的英文摘要,而关于学术论文摘要,尤其是同一中国作者所写的英汉摘要中立场标记语的对比研究还较为缺乏。本研究以Hyland(2005b)的学术话语交互模型为基础,旨在探讨文化和语言的变异对摘要中立场标记语的使用所产生的影响。研究首先考察了国内期刊上发表的英文论文摘要
晋北地区金代墓葬在艺术史的研究领域,尤其是作为非统治阶级的汉族平民(大多为地主、富商)的墓葬,理论研究内容少有触及。本文选取晋北地区出土的金代墓室壁画作为研究对象,对墓室空间下视觉性图绘与装饰进行分析,对图像元素、题材内容、图像样式、构图布局、风格技法做一整体研究。通过与同期晋中、晋南出土的墓室壁画对比,进而得出晋北地区金代墓室壁画在设计、装饰上的独特之处,并总结出属于晋北地区金代墓室视觉装饰艺术
漏窗是中国园林建筑中一种设计表现手法,它的设计形态特征及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体现中国传统美学的内涵。它的设计受中国传统美学道家“虚实相生”的思想影响。“虚实相生”是老子《道德经》里所陈述的“有无相生,难以相成”的理论思想。老子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从虚出发肯定虚的作用,认为虚是所有事物真实存在的原因,虚使空气流动、万物生长。漏窗体现了虚实关系,虚中有实,静中生动,使窗内外景物聚
目前国内外自闭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长,庞大的患病群体面临着康复干预和生活就业问题。随着中国残疾儿童福利政策和康复事业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近几年国内各大城市的自闭症康复机构数量有所增多,为更多的患儿提供了康复干预的机会。 中国对自闭症儿童康复空间环境的研究现状处于初期发展状态,众多康复机构忽略了空间环境与主体需求之间的联系,普遍存在功能规划不合理、空间环境创设缺乏针对性以及康复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自闭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