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磷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几乎参与了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土壤缺磷,会严重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营养品质和经济产量。植物低磷适应性机制是一个复杂的遗传过程,包括表型、生理生化、分子调控等。谷子耐旱、耐瘠薄,具有高效利用土壤养分的特点,我们前期发现不同谷子种质资源在苗期的耐低磷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进一步探究调控谷子低磷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深入挖掘谷子耐低磷关键候选基因。本研究从全生
【基金项目】
: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2021-071;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0302123364; 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杂粮),2022-03; 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YJHZKF21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作为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几乎参与了植物所有的生命活动过程。土壤缺磷,会严重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发育、营养品质和经济产量。植物低磷适应性机制是一个复杂的遗传过程,包括表型、生理生化、分子调控等。谷子耐旱、耐瘠薄,具有高效利用土壤养分的特点,我们前期发现不同谷子种质资源在苗期的耐低磷特性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进一步探究调控谷子低磷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深入挖掘谷子耐低磷关键候选基因。本研究从全生育期的表型鉴定,生理机制分析并结合转录组分析,探索谷子低磷胁迫响应的适应性机制,挖掘谷子低磷胁迫响应的关键候选基因,并分析其在调控谷子低磷胁迫影响方面的功能。1、不同磷耐性谷子全生育期低磷适应机制:以不同磷耐性谷子为供试材料,开展全生育期试验,发现随着生育期变化,低磷胁迫使谷子表现出生长变缓、株高降低、茎粗减小、侧根和根毛增多、花青苷积累、叶绿素的合成受阻、抗氧化物酶活性增加等表型及生理变化。磷敏感与磷耐受品种在对低磷胁迫的响应方面存在差异:磷敏感谷子在苗期就出现了低磷抑制情况,而磷耐受谷子在拔节期和生殖生长期才出现明显的低磷抑制。研究发现苗期和生殖生长早期是谷子磷敏感的关键时期。2、谷子苗期低磷胁迫的生理适应性机制:通过分析低磷胁迫不同时间的苗期谷子的叶绿素、花青苷、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紫色酸性磷酸酶和植酸酶活性,发现低磷胁迫72 h时谷子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低磷胁迫24-72 h时,谷子体内花青苷积累,低磷胁迫2 h和72 h叶片CAT、POD和SOD酶活性增强,根系在24 h和72 h抗氧化酶活性均增强。低磷胁迫2 h、24 h和72 h地上部植酸酶、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强。3、基于转录组分析挖掘谷子低磷胁迫响应关键基因:在低磷处理2 h、24 h和72 h的地上部转录组表达谱数据库中,分别筛选到5956、1266和1992个差异表达基因。根系转录组表达谱中分别筛选到了445、1308和1204个差异表达基因。与根系相比地上部在低磷胁迫2 h时大量基因差异表达。差异基因涉及到磷酸盐饥饿响应、蛋白磷酸化、激素激活信号通路如生长素、脱落酸、茉莉酸等及代谢过程,苯丙烷、类黄酮、黄酮和黄酮醇、花青苷、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过程,MAPK联级信号通路、植物与病原体相互作用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等。4、关键候选基因SiPHR1的表达及功能:SiPHR1是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SiPHR1启动子序列存在与逆境相关诱导元件、激素相关元件(脱落酸、赤霉素、茉莉酸)、光响应顺式作用元件等。构建p35S::SiPHR1-m GFP载体,进行烟草瞬时表达,发现SiPHR1亚细胞定位在细胞核内。通过q RT-PCR对其在低磷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SiPHR1受低磷胁迫诱导表达上调,且在磷敏感与耐受品种间存在差异,磷耐受品种在1h、2 h、6 h表达量上调,在2 h表达水平最高,磷敏感品种在低磷胁迫2 h、6 h和8 h表达上调,在8 h表达水平最高。通过遗传转化发现,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相比根系形态发生了改变,表现为主根伸长、侧根和根毛增多。
其他文献
新能源乘用车产业是快速崛起的新兴产业,目前关于汽车产业空间分布的研究多为传统汽车产业,研究区域多为国家、省一级层面,对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和销售服务网点的研究能够完善产业区域分布理论体系。本文运用Python爬取销售服务网点等POI数据,以10个销售服务网点最多的城市为研究区域,通过GIS空间分析,发现销售服务网点空间分布整体表现出由内向外扩散的多中心圈层式空间分布结构特征。随后,确定并量化了16个空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逐步提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装配式建筑对环境污染较小,又有施工快捷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装配式建筑存在的一个较大缺点是节点连接不牢靠导致结构抗震性能不佳。如何解决该问题成为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关键因素。本文对一种新型钢筋冷挤压套筒连接装配式梁柱节点进行研究,课题组对该节点连接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一些很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受限于时间和经费,试验研究的试件有限。本文拟在
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大气CO2浓度升高和伴随发生的气温升高,将改变作物生长过程的形态和碳同化分配。作为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大豆适应未来气候变化需要我们系统探究大气CO2浓度和气温升高对大豆结构和功能性状的影响,尤其需要考虑大豆器官形态和碳同化分配的时空异质性。本研究于2019和2020年进行了控制气室试验,设置了CK(当前大气CO2浓度400μmol·mol-1和当前气温值)、E
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我国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冻害是冬小麦越冬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非生物胁迫,每年因冻害造成的小麦产量损失十分巨大。北部冬麦区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之一,其北部边界所面临的小麦越冬冻害风险也是最高的。根据历史气象数据信息,合理分析小麦冻害发生成因,以及对未来小麦越冬冻害发生风险进行科学评估是十分有意义的。此外,对新育成小
目前全球大气CO2浓度上升和温度升高不仅会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影响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碳氮库的稳定性。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施入土壤之后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活性,促进作物生长。然而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施入生物炭对土壤碳氮组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依托山西农业大学人工气候控制平台,设置两个CO2浓度处理(正常CO2浓度400μmol/mol;高CO2浓
<正>联合全域作战(joint all-domain operation,JADO)是美军继多域作战之后在联合作战概念上的再次升华,这一新的作战概念旨建立陆、海、空、太空,网络电磁,心理认知等所有战争领域新型的协同,把联合作战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joint all-domain command and control,JADC2)是实现JADO概念的关键要素,这一要素的核心理念是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发展方向,外挂墙板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一种重要的外围护构件,钢框架与外挂墙板之间的连接节点是影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针对连接节点的研究虽已取得一些成果,但连接节点大多不具备足够的耗能能力,且容易造成外挂墙板在地震中过早地损坏,引发震害。为优化连接节点的设计,本文提出了一种环形耗能连接节点,并从节点构件、钢框架-外挂墙板体系、采用此耗能节点的
土壤水分是旱地冬小麦生产最为关键的限制因子,夏闲期耕作能够促进旱地麦田有效蓄积夏季降水,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夏闲期耕作对旱地麦田土壤水动力学参数及土壤结构特征的变化,有助于为提升旱地麦田降水利用效率和生产力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于2018年在运城市闻喜县试验基地开展,采用夏闲期免耕(FNT)、夏闲期深松(FST)和夏闲期深翻(FPT)3种耕作措施,分析了夏闲期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麦田0-30cm
内嵌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钢框架结构是由钢框架和冷弯薄壁型钢组合墙体通过连接件装配而成的结构,其钢框架梁柱截面宽度与内嵌组合墙体的厚度基本保持一致,具有“室内无外露梁柱”的优点。本文以该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抗侧性能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了基于ANSYS的有限元模拟方法,对其进行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结构的分析模型,探讨钢框架与内嵌组合墙体间连接件的设置位置及间距等对两者组合效应的影
谷子去壳后为小米。类胡萝卜素使小米呈黄色,是小米重要营养物质之一。然而小米贮藏过程中类胡萝卜素降解导致的褪色现象,严重影响小米及其加工产品的营养与商品价值。我们前期研究已证明LOX与小米贮藏过程中褪色特性具有相关性,且推测SiLOX4基因编码的脂肪氧化酶可能在小米褪色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本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索了SiLOX4基因的功能以及其调控小米褪色的具体分子机制,以期可为应用分子育种手段培育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