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店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一个城市中的政治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达性、社会文化、自然地形、人口状况等多种因素皆会影响到酒店在城市中的分布。青岛市是山东省经济中心、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当前旅游业在青岛市已经具有基础性的产业地位,带动了包括酒店业在内的一大批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因此,进行青岛城区酒店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对认识青岛城区酒店住宿业和城市的合理空间布局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青岛城区单个酒店的空间点数据为基本数据样点,运用ArcGIS10.4软件,通过密度分析、集聚性分析等方法,从全市尺度、分区尺度对青岛市酒店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初步探讨酒店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有:(1)青岛城区酒店在等级分布和空间分布上均呈现出不平衡的分布态势。在等级分布上,以2星级酒店为主,3星级为辅,4、5星级的高端酒店最少,酒店整体数量从市南区到即墨区呈现出“阶梯状”递减趋势。在空间分布上,从全市来看,各星级酒店都具有较明显的分布差异性,其中5星级酒店的分布差异最大,2星级酒店的分布差异最小;从分区来看,酒店在各区内部具有明显的分布相似性,各星级酒店都集中在各区的核心区域或者核心街道分布。(2)青岛城区酒店空间分布在整体上呈现出高度集聚的分布模式,形成了两个高密度集聚区,呈现出“双核心”集聚空间分布模式。同时,中心集聚与外围分散现象并存,由这两个高密度的“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扩展,距离中心区域越远,酒店分布的核密度值越低,即酒店分布越分散,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星级酒店空间分布模式不同,集聚程度不同,最终形成面积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密度集聚区。5星级酒店集聚性最强,以青岛奥帆基地为中心形成一个高密度区;4星级酒店集聚性有所减弱,高密度区面积有所增加;2、3星级酒店相较4、5星级酒店,集聚程度进一步减弱,高密度区面积进一步增加。3、4、5星级酒店均为“单核心”集聚空间分布模式,而2星级酒店为“双核心”集聚空间分布模式。酒店集聚程度与酒店星级呈现出负相关;4、5星级酒店呈“团状”分布,2星级酒店呈“面状”分布。(3)青岛城区的酒店空间分布受到了地理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商业区位、旅游因素、交通通达性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作为最初影响酒店空间分布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有所变化但一直存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酒店数量耦合度较高,在宏观上影响着酒店在各分区的总体数量;商业中心区位和旅游景点景区在当前对酒店空间分布的影响能力最强,特别针对于4、5星级酒店;交通因素是酒店分布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当前对于酒店布局的影响远小于商业中心区位和旅游景点景区,但随着区内地铁的发展,其影响能力会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