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政府各部门绩效不断增长,政府各部门公共开支大幅度增长。从国家治理的角度上看,国家审计在监督政府部门运行、改善政府部门绩效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审计部门而言,要求承担维持经济社会稳定、高效运转的基本职责,最大限度的杜绝社会运行风险,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绩效水平作为衡量国家审计机关生存、发展质量的关键所在,值得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展开有关审计机关的绩效评价工作,对于促进审计机关全面、可持续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20世纪中期英美澳一些国家率先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其当前审计绩效管理已经十分成熟。我国审计始于1983年,2007年审计署提出每年的审计项目都要进行绩效审计,各级审计机关工作重心向绩效审计过渡,随着审计机关工作重心的转移,国内学者也开始对审计机关的工作进行绩效评价,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过依旧离严格的科学要求有相当的差距,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当前情况来看,审计机关绩效评价开始并不久,尚未形成规模效应,评价过程无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可言。 依据这一实际情况,本文以审计机关绩效评价工作为着眼点,基于对平衡计分卡以及层次分析法的综合应用,构建了审计机关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有利于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审计机关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评价和改进政府审计绩效,有利于更好的为审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以便于提升审计机关的设计效能,从理论上到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理论规范研究结合定量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的现状、发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建议和研究展望。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研究的主要问题;并在对国内外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第二章:相关理论分析。界定了相关概念;阐述了平衡计分卡的产生与发展,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平衡的角度以及构成要素和四个维度,分析了审计机关中应用平衡计分卡的难处,进行了适用性分析;阐述了层次分析法理论。第三章:我国审计机关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针对我国审计机关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角度选取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设置指标权重,构建出适合我国审计机关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势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第四章:实证研究。获取实际的数据资料,进行实证的探索和研究;根据目前审计机关绩效考核的问题和现状,对审计机关的绩效考核提出合理性的建议。第五章:总结。本文的结论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