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全椎板切除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hinkc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有限全椎板切除潜行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间,在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脊柱一科行有限全椎板切除潜行减压手术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55例典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随访及研究。运用VAS疼痛评分和JOA评分法对术前、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自觉症状与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评估临床结果。测量术后的责任节段的关节突保护比及不同时期的椎管横径、椎间隙高度、椎间活动度评估影像学结果。结果本组共55例病人,其中48例获得完整术后随访,平均随访25.2个月。较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腰腿痛VAS及JOA评分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的JOA优良率为87.5%,末次随访时JOA优良率为83.3%,两次JOA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35,P>0.05)。术后CT、MRI示中央管及侧隐窝减压良好,责任节段CT椎管横径由术前17.50±1.96mm提高到术后20.97±3.10mm(P<0.05),责任节段关节突的保护比达为91.2%。末次随访时:责任节段椎间隙高度由6.47±1.65mm降低到5.98±2.47mm(P>0.05),但无统计学意义。责任节段椎间活动度由6.39°±3.12°提高到6.87°±2.73°,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未发现复发再狭窄,腰椎滑脱及腰椎不稳。结论有限全椎板切除潜行减压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有效术式,既可以有效减压椎管、缓解症状,又可以维持术后脊柱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运行效率,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我们从布局设计、软件系统、人员配置、操作流程等角度比较了不同运行模式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情况,认为传统模式
摘要:车联网中汽车结点高速移动性、网络拓扑结构动态性及其他一些特点,车联网技术在进入市场实用阶段前还需要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障碍,安全问题即为其中之一。车联网中的安全问题包括但不限于道路信息可靠性判断、恶意欺骗识别、结点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信任模型作为信任机制的核心可以有效地度量和评估实体(包括结点、结点发布的信息等)的可信程度。因此,本文就车联网的信任模型展开分析研究。  关键词:车联网;节点;信
通过分析影响大温差空调水系统节能性的各种因素,得出判断采用大温差空调水系统是否节能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标准。以空调系统的典型工况参数为例,计算出不同工况条件下冷水机组
21世纪迎来了体验经济时代,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不断从形而下上升为形而上,人们对情感需求的追求也日益明显。文创产品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种产物,本身就蕴含了情感价值,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