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婚恋观,是恋爱观和婚姻观的总称,是人们对恋爱、婚姻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以及对待恋爱、婚姻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它是人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个人能否获得甜蜜的爱情和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研究“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可以为伦理学界科学预测“90后”大学生的婚恋趋势提供理论依据,为学校、社会管理和指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提供现实的参考意见。当今我们处在社会的转型期,转型期内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发生急剧的变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碰撞等都影响着整个社会主流婚恋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处在这一时期的“90后”大学生面临这样的生活环境,形成了与前辈有所不同的婚恋观。与前辈们相比“9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具有:择偶方式多样化,标准综合化,婚姻目的现实化等特征。在将男女大学生婚恋观作比较时发现男女大学生在对待失恋的处理方式女性更为理性、在择偶的标准男性较为注重女性的身材外貌,而女性更加注重男性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在性道德观念上,男性较女性更为看重贞操观念和意识等特征。经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本文认为“90后”大学生个体缺乏自身素养的提升、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父母忙于工作忽略对于孩子的婚恋观教育、学校重视学生应试考试而忽略人格的教育和社会上不正确婚恋观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婚恋观存在:非婚目的的婚恋动机;选择恋爱理想化,结婚对象功利化;性道德观念淡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90后”个体、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可以解决。作为“90后”大学生应该通过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奠定内因基础;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并丰富校园的文化功能为“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社会应发挥其引导功能和大众传播的功能等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