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比较了硫酸亚铁还原法、零价铁粉还原法、铁炭微电解还原法对溴酸盐的去除效果。通过静态实验对各种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选出最优的方法,然后进行小试实验。最后,从处理效果、经济成本、技术可行性三方面对三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FeSO4投加量、反应时间、pH值、DO等因素对硫酸亚铁还原去除溴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8.0~9.0,反应时间为30min时,投加20mg/L的FeSO4可以将30μg/L的溴酸盐去除60%。同时可知该反应满足假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通过静态实验对零价铁粉的表面性质、溶解氧、pH值、BrO3-初始浓度、温度和摇床转速等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对零价铁表面进行酸洗活化后去除效率显著提高;用氮气对溶液进行吹脱后可以提高去除效果;溶液的pH值在酸性条件下可促进还原反应的进行;溴酸盐浓度过高会对活性点产生竞争效应;铁粉表面附载一层金属铜可以加速BrO3-的还原去除。零价铁粉在连续与溴酸盐反应过程中会出现钝化现象,将溶液的pH值调节至酸性或加入一定量的Cl-可以使零价铁重新活化。铁炭微电解还原去除的影响因素包括:铁炭比、pH值、溶液的电导率、摇床转速和反应温度等。研究表明,Fe/C还原体系适宜的铁炭质量比为2:1~4:1;溶液中加入电解质后提高对溴酸盐的去除效果;增大摇床的转速可以强化溴酸盐与还原体系之间的传质过程;铁炭微电解在25~37℃的反应温度范围内均可保持较高的处理效率;铁炭微电解在pH值酸性条件下处理效果较好。对以上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可知,铁炭微电解法效果最好。通过动态小柱实验对铁粉-活性炭柱和铁屑-活性炭柱对BrO3-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模拟工程实际情况,对铁炭比和EBCT进行了优化。对于铁炭床易板结,从而对去除BrO3-产生影响,因此对于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活化和反冲。在以上静态和动态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去除效果、成本、实际操作的难易度、水厂不同运行条件(突发性应急事件、水厂正常运行等情况)以及铁炭床板结后的活化和维护等方面对三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不同情况适宜采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