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第一部分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分布、药理作用及结构修饰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磺化反应、晶体结构及磺化衍生物的光致发光性能.以天然有机化合物为先导,利用半合成法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和改性是发现新疗效成分和新药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丰富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和种类,改善其性能,在该论文第二部分,我们以6种黄酮化合物--尼泊尔鸢尾异黄酮、刺芒柄花素、伊普黄酮、芹菜素、柚皮素和白杨素为先导,通过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黄酮体磺酸盐,它们分别是:5,7-二羟基-4,6-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钠、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钠、7-羟基异黄酮-4-磺酸钠、5,7,4-三羟基黄酮-3,6-二磺酸钠、5,7,4-三羟基二氢黄酮-3,6-二磺酸钠和5,7-二羟基黄酮-4-磺酸钠,其中前5个为新化合物,采用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它们进行结构表征.磺化反应表明黄酮、异黄酮和二氢黄酮骨架在浓硫酸中不破环,且易于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磺化取代位置受黄酮体结构上取代基的支配.该论文的第三部分研究了白杨素磺化衍生物四核钙配位化合物.以白杨素为先导化合物和浓硫酸进行磺化反应,磺化产物直接与Ca(Ⅱ)离子络和合成了结构新颖的四核钙配位化合物[{Ca(C<,15>H<,8>O<,7>S)(H<,2>O)(DMSO)}<,3>{Ca(C<,15>H<,8>O<,7>S)(DMSO)<,2>}]4DMSO,采用IR、<1>H 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其进行表征和晶体结构测定.该文第四部分对尼泊尔鸢尾异黄酮磺酸盐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培养了5,7-二羟基-4,6-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钠及5,7-二羟基-4,6-二甲氧基异黄酮-3-磺酸钾、镍、钙、钴和镁6种化合物的单晶,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6种单晶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测定.通过黄酮体与浓硫酸的磺化反应,丰富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和种类,我们合成的黄酮体衍生物及其四核钙配合物使水溶性黄酮新药和新型光致发光材料的研制开发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