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冀中地区作为我省小麦主产区,小麦在农业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草害问题严重制约着我省小麦的产量。麦田化学除草技术是一项高效除草技术,除草剂的使用,提高了小麦产量,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但是由于化学除草剂的多年使用,诸如抗性、残留等问题显现,因此对小麦田化学防除的治理十分必要,本研究通过调查河北省地区的阔叶杂草发生情况,采集麦田种子,室内测定筛选除草剂,并以室内测定为基础,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同时测定各除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从而制定出冀中地区冬小麦田阔叶杂草化学防除措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冀中地区的石家庄市、保定市、衡水市和沧州市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的调查发现,该区域小麦田的优势阔叶杂草有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L.)、藜(Chenopodium album L.)、田旋花(Convolvulusarvensis L.)、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 2、通过对双氟·滴辛酯、双氟·唑嘧胺、双氟·氟氯酯、唑草酮、双氟磺草胺、2甲·双氟、2,4-D异辛酯、苯·唑·2甲钠的室内试验,明确各阔叶除草剂对抗性阔叶杂草的活性。经室内活性测定,正常浓度下不同浓度的苯磺隆对供试荠菜和播娘蒿均未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该两种杂草对苯磺隆抗性十分严重,其他药剂也有一定程度的抗性问题产生,但双氟·滴辛酯、双氟·氟氯酯、2甲·双氟3种药剂防效优越,该两种杂草对上述3种药剂未发生抗性。同时通过对试验8种除草剂对小麦不同品种的安全性试验证实,在正常浓度使用情况下,上述药剂未对供试的小麦品种造成药害。 3、通过冬季和春季两次施药,同时选择有抗性发生的正定县雕桥村、正定县曲阳桥村、新乐市东名村和新乐市西长寿村作为试验地,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明确上述8种除草剂对冀中地区冬小麦的除草效果,试验结果与室内结果基本一致,上述试验地的荠菜和播娘蒿对苯磺隆表现出了明显的抗性,双氟·滴辛酯、双氟·氟氯酯、2甲·双氟表现出了良好的杂草防治效果。针对抗性严重的以荠菜、播娘蒿、猪殃殃为主的麦田,建议使用双氟·滴辛酯、2甲·双氟、双氟·氟氯酯来防除。针对抗性严重的以播娘蒿为主的麦田,建议使用双氟·氟氯酯、唑草酮、2甲4氯、2,4-D异辛酯来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