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首位死亡原因,农村仅次于呼吸系统疾病为第二大死因。每年约13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消化道肿瘤中的胃癌、食管癌、肝癌是我国的前三位恶性肿瘤。据卫生部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报告,我国食管癌死亡率(世界调整死亡率)居世界首位,居城市恶性肿瘤死因顺位的第四位,农村的第三位。我国每年因食管癌死亡者约有15万人,几乎占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的四分之一,占世界食管癌死亡人数的二分之一。食管癌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河南省恶性肿瘤,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死亡率居全国前列,属于恶性肿瘤高发区。新乡县和新安县分别属于豫北和豫西的两个不同地域的农村地区,多年来两县一直缺乏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准确数据。为探讨两地区消化道肿瘤(食管癌)的分布特点及发生规律,对新乡和新安县居民消化道肿瘤发病情况及流行因素进行了调查。本研究基于已建立的食管癌与对照人群和家系资源库,采取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家系设计,探讨食管癌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并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综合评价多种因素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为食管癌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将流行病学中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设计和遗传学中的家系设计结合形成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家系设计。食管癌病例家系来自新乡县、新安县各2个乡(镇)10年来县级以上医院病理诊断的食管癌病例及其家系,包括现患病例及其配偶一级亲属家系(505户,1711例)、二级亲属家系(144户,433例)。对照家系按1:1比例选自和病例同一村民组、年龄±5岁、同性别、无上消化道相关疾病者,匹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