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跨境经营活动日益频繁,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税务机关重点关注的课题。我国针对非居民企业税收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也要求非居民企业要更加重视防范和规避自身的税务风险。常设机构作为税收协定缔约国一方对另一方居民企业营业利润征税的先决条件,是国际税收权划分的重要依据来源。同时,由于在认定方面的复杂性,常设机构也是非居民企业在涉税风险管理中的难点问题,成为非居民企业跨境经营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以注册在新加坡的A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在华经营中可能涉及的常设机构税务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一方面可以为A公司防范常设机构税务风险提出可行性建议,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其他非居民企业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本文首先从国际规则和国内税法角度出发,对常设机构的有关规定进行了梳理,为本文的案例分析提供政策依据;其次,在案例分析中,对A公司的组织架构、业务领域等情况进行了概述,并着重对A公司在华业务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介绍,并结合税收协定及我国相关税收法规对A公司在华经营业务中可能涉及的常设机构税务风险类型进行了识别,发现可能存在以下涉税风险:劳务型常设机构税务风险、工程型常设机构税务风险、场所型常设机构税务风险以及代理型常设机构税务风险。接着分析了A公司在华经营业务若被认定为常设机构所涉及的税务处理及税务影响,并参照部分非居民企业被判定为常设机构的典型案例,提出相关解决思路。最后,在风险识别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A公司常设机构的涉税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具体业务常设机构税务风险的防范以及其他保障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