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木瓜(学名CaricapapayaLinn.,英文papaya,pawpaw)为热带亚热带多年生草本果树。番木瓜环斑花叶病(PapayaringspotvirusPRSV)是目前番木瓜生产上的最主要限制因子和毁灭性病害。而现有的番木瓜栽培品种对PRSV的抗性大多数表现为复杂的多基因数量性状,而且多个抗病基因聚合在一起的能力很低,致使番木瓜抗PRSV育种受到较大的限制。可望通过辐射诱变产生生物新种质、新基因,或者通过田间调查从栽培群体中选择抗性表现优良的植株,利用组培技术大量快速繁殖优良抗病品种,并进一步利用分子标记对新种质进行分析,筛选出抗病品种或者抗病基因进一步进行抗病育种研究。
但是目前我国番木瓜种质资源的利用研究远远滞后于育种实践,对多种类型的地方资源、生态型在遗传上的差异及现有番木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等缺乏足够的研究。国内对番木瓜的了解主要局限于外部形态与农艺性状上,较少从细胞遗传及分子遗传水平对番木瓜现有种质和引进优良种质进行研究,这些均导致番木瓜种质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在杂交亲本选配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极大的影响了育种效率。由于番木瓜品种大多采取产地和果实性状复合命名的法则命名,因此,极有可能造成同物异名或是同名异物现象。
针对上述几方面的问题,本论文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26份番木瓜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划分出抗感品种并组合成抗感DNA池,寻找与抗病品种相关的标记,同时开展26份番木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为番木瓜辅助育种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本研究通过对26个番木瓜品种苗期人工摩擦接种PRSV,获得高抗病材料8份:穗优8、穗黄、万顷沙1号、万顷沙2号、万顷沙3号、农大2号、农大6号和穗优2:抗病材料6份:华抗1号、Paku、马来6号、新世纪、红铃、台农2号;高感病材料6份:索罗新品种、红妃、Sol02号、印尼1号、穗中红48、优8;感病材料6份:美中红、日升、香蜜、穗优2-80、园优和夏威夷。在上述研究结果上各选取5份高抗病和高感病材料,提取DNA混合成抗病DNA池和感病DNA池。通过SRAP标记方法分别对番木瓜抗感DNA池进行扩增,获得一组引物S7+3能够在抗病池中扩增到一条特异条带,而感病池中没有扩增到此条带,命名为S7+3-450。用这一引物对所收集的番木瓜材料进行SRAP扩增验证,在摩擦接种表现抗病的品种中,有89.9%的植株可以扩增到S7+3-450,而在摩擦接种表现感病的品种中,没有扩增到S7+3-450,初步认为该条带与番木瓜抗环斑病品种相关,可以作为今后杂交育种的辅助选择标记。
同时,本研究对番木瓜品种进行了SRAP分析,筛选出扩增产物清晰、稳定的引物组合23对,对26个番木瓜品种进行扩增,共扩增出242条带,多态性条带167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69.01%,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在6-15之间,平均为10.5条。利用软件NTSYSpc处理SRAP数据,结果表明26个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71-0.92。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8水平上,可以将供试材料分为4个大类群。番木瓜种质的遗传相似程度较高,亲缘关系较近。从而在今后的育种中可以通过此方法鉴别亲本亲缘关系,减少杂交组合选择的进程,提高品种质量育种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