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发光分析具有灵敏度高、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已越来越广的应用于药物分析中,为药物的快速灵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利用纳米材料、过渡金属超氧化态配合物构建新的发光体系,不但可以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而且能促进新型发光体系的研究,从而扩展化学发光分析的应用范围。化学发光技术还不断与HPLC、CE等分离技术,分子印迹技术,免疫分析及成像技术等联用,进一步促进了化学发光的发展及应用。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
1.2-甲氧基雌二醇(2-ME)是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实验发现,2-ME对高锰酸钾-亚硫酸钠和铁氰化钾-钙黄绿素发光反应均有显著的增强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分别建立了2-ME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3σ)分别为7.5×10-9 mol/L和5.4×10-9mol/L,并成功测定了合成制剂和人血浆样品中2-ME的含量,加标回收率在92.0%~109.0%范围内,结果比较满意。
纳米材料由于存在诸多的特性和优点,广泛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将纳米粒子应用于发光分析也是近几年的一种发展趋势,而我们在合成的几种纳米银粒子中,发现小粒径的银粒子对鲁米诺-铁氰化钾体系具有最强的催化作用,所以考虑将其用于体系的催化剂,提高反应的灵敏度。2-ME对纳米银-鲁米诺-铁氰化钾体系有强烈的抑制,并且与其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纳米银催化的2-ME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3σ)为5.0×10-10 mol/L,与以上两种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同时,我们对该体系的发光机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发现氧自由基在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研究发现,在碱性介质中,新型氧化剂二过碘酸合铜(K5[Cu(HIO6)2],DPC)能与低浓度的鲁米诺反应产生强烈稳定的发光,而米托蒽醌(MTX)会对信号产生明显抑制,抑制作用与MTX具有浓度相关性,基于此现象,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MTX的新方法。该方法检出限(3σ)为1.1×10-9 g/mL,并成功用于注射液和人血浆样品中MTX的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由于低浓度的鲁米诺可避免其他离子的干扰,与其他的常规鲁米诺体系相比,该反应具有更高的选择性。
3.鲁米诺-铁氰化钾体系背景信号较高且不稳定,亚铁氰化钾的加入可以明显抑制背景值,而且信号重现性好。实验发现盐酸多奈哌齐能增强鲁米诺-亚铁氰化钾-铁氰化钾体系的发光强度,根据增强作用与其浓度的相关性,首次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方法完成了盐酸多奈哌齐的分析,与HPLC的含量测定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此外,对该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简要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