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对于国民党北伐的态度及其演变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nfa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0年代的北伐是孙中山和国民党将革命由南方向北方发展,以统一中国和实行民主政治为目的,带有反帝反封的革命意义的军事行动。中共立足于国共合作,对孙中山和历次北伐都表明自己的支持或反对态度,对北伐产生了重要影响与作用。大体说来,中共对于北伐的态度是不断变化的,经历了由分歧走向统一的演变过程。在党内,中共主要领导人、地方党组织以及中共中央在对待国民党北伐问题上曾存在一定分歧,后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与国民党的压力下,中共的北伐态度趋于比较一致。总体上说,初期中国共产党反对北伐,之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发展,中共转而改变态度,积极主张北伐。到了后期,由于“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中共领导人对北伐曾一度采取消极的态度,但是随着革命形势继续发展,中共最终统一认识,继续支持北伐。中共对于北伐的态度及其演变,主要受到共产国际和国民党的双重影响。在共产国际方面,不仅有民主集中的组织原则,而且有共产国际在中国的机构或驻中国代表直接影响和指导中共开展国民革命。在国民党方面,不仅有国民党的报刊舆论对中共进行批评,而且有共产国际代表同时担任国民党政治顾问的鲍罗廷施加影响于中共。因此中共对于北伐的态度演变是围绕着共产国际的策略变化及国民党方面的要求而演变。由此在中共党内出现了右倾和机会主义错误。当然,中共对于北伐的态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共产国际的北伐决策,影响着国民党的军事行动,对北伐战争也有重要影响。中共在对待北伐问题上亦存在着重大的不足与失误,这给中共以极其深刻的经验教训,促使中共逐步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规律,不断走向成熟。
其他文献
胡适(1891—1962),作为一个自由主义学者,他崇尚西方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理想,主张通过渐进的改良改造中国。由于早期在新文化运动中对自由、民主的宣扬,在哲学上的建树和影响
爱国公约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和我国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就爱国公约运动的具体内容来说,立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广大人民曾订立过一系列的生产、支前、
丙型肝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非结构蛋白3(NS3)在丙型肝炎病毒(HCV)多聚蛋白水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被公认为治疗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靶标。该文介绍目前国内外有关NS3蛋白酶抑制剂(包括
建立高效、和谐、健康的生态城市,对于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全国城市密度最高的省份,江苏也选择了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通过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以马蹄为研究材料,在常温(25±1)℃下,探讨缸藏法、打孔包装(聚乙烯保鲜袋)和2%壳聚糖涂膜处理对马蹄贮藏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壳聚糖涂膜处理能更好的维持马
目的探究肠道益生菌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间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主要受试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