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DHS定位器结合术前X线测量方法对不规则股骨头病例进行无柄髋关节置换术,并评价其近期效果。
方法:对19例纳入研究范围的髋关节疾病患者用改进不规则股骨头中心钉定位方法行无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第1年间隔3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半年随访1次,随访包括功能评价及X线评价。①功能评价:采用Harris关节功能评价标准。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0~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痛)。②X线评价:手术前后拍摄标准的骨盆平片,记录按Busse分类的术前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按Ficat分类的术前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级、假体侧及对侧的颈干角、按Brooker分类的异位骨化分级。③对术后不良事件和并发症进行观察,必要时给予翻修手术。
结果:19例患者平均随访6~21个月(16±4.5月),疗效满意。总的优良率为94.21%。
①患者术后功能评价结果:随访过程中,21髋(100%,21/21)髋关节仍在原位,18例患者(94.7%,18/19)疼痛减轻或消失,15例(78.9%,15/19)患者可以侧卧于手术侧;术前Harris评分平均(50.7±13.7)分,术后Harris评分平均(75.8±11.8)分。术前Harris评分和术后Harris评分有显著差别。术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平均(2.0±1.8)分。15例(78.9%,15/19)不需要疼痛治疗,3例(15.8%,3/19)偶尔需要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止痛,1例(5.3%,1/19)长期需要非类固醇类消炎止痛药止痛。
②患者X射线评价结果:术前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情况:4髋有2度的退行性改变9髋有3度的退行性改变;术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级情况:4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2个处于3期,2个处于4期;术后6个月非手术侧的颈干角是(130.6±6.2)°。手术侧的颈干角是(135.1±4.4)°。异位骨化分级情况是:2髋出现异位骨化,其中1髋有1度的异位骨化,1髋有2度的异位骨化。
③翻修手术情况:1例(5.3%,1/19)患者因术后的疼痛没有缓解1年而进行了翻修,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术中发现股骨近断骨质保存完好,翻修时使用有柄的假体比较容易。患者术后顺利康复。
④不良事件及并发症:无感染、髋关节脱位、下肢深静脉栓塞等不良事件及并发症。
结论:
1.将DHS定位器结合术前X线测量应用于股骨头不规则的无柄髋关节置换,能准确进行中心钉定位,手术操作简便。
2.利用上述方法进行无柄髋关节置换术,近期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