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和Agent技术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研究和设计——网络入侵检测器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de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侵检测作为一种主动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安全防护技术的缺陷,在网络安全技术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布式计算环境的广泛采用,海量存储和高带宽传输技术的普及,传统的基于单机的集中式入侵检测系统己不能满足安全需求。分布式入侵检测(DID)逐渐成为入侵检测乃至整个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 本文首先介绍网络安全现状和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情况,重点分析了现有的技术和面临的挑战。其次介绍了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优势以及研究现状,本文还简要介绍了数据挖掘技术以及其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在分析比较了目前各种入侵检测技术之后,提出了一个基于数据挖掘和Agent技术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该系统采用混合体系结构,将被保护网络分为若干子网,由子网监控器和本地检测器两部分组成,各个部分之间的分工借鉴了CIDF模型,具有很好的分布性、智能性和可扩展性,可以有效地避免网络通信瓶颈和单点失效。 论文还采用基于三种数据挖掘方法 (聚类、关联分析和序列模式分析) 的异常检测技术,挖掘网络流量的正常行为轮廓进行检测,决策生成器综合所有检测代理的告警,发出最终的警报。最后利用MIT林肯试验室的2000 DARPA数据集进行了模拟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系统确实能够有效的检测到未知攻击,提高检测率、降低误报率。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以及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物品或人的位置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定位技术发展迅猛。室外定位系统如GPS最为人们熟知。但是在小范围内的定位来说,由于周围环境的影
双语语料库是存放两种语意对齐的语料资源和信息的仓库,是机器翻译和多语言处理的重要资源,被广泛的应用于机器翻译、机助人译、翻译知识的抽取、词义排歧、跨语言信息检索等
发动机机械系统出现故障后,通常会产生非正常的振动,所以可以考虑利用振动传感器直接采集发动机振动信号,并通过计算机对信号进行适当的谱分析和分类的方法,实现用仪器取代人完成
副本管理是数据网格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数据副本的创建可以降低远程数据访问的网络延迟及带宽消耗,提高网络的负载均衡,同时能够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系统的容错性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主要由许多具有特定功能的节点构成,这些节点以无线通信方式,借助其他硬件设施,自组织为一个完整的数据传输系统。目前,主要通
时空数据库是在空间数据库和时态数据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时空数据库包含独有的数据形式,即移动对象,使得对时空数据库的研究要比对空间数据库和时态数据库的研究复杂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硬件性能的提升,数字视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作为其基础技术的数字视频压缩技术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突出了。现行已经投入应用的视频压缩标准中最先进的
1994年,Adleman用操纵DNA分子的办法解决了一个经典的NP完全问题—哈密顿路径问题(一个包含7个顶点实例)。自此以后,生物计算作为生物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迅速地发展起来。
嵌入式系统的出现距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的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嵌入式技术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以八位单片机为核心的嵌入式
安全协议,又称密码协议,是指运行在计算机网络或者分布式系统环境下,依赖应用密码学技术完成身份认证、密钥分配或者电子交易等任务的协议。它的正确性是网络和分布式系统应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