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素既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也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量最大的养分元素。为了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和管理方式下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的氮矿化作用,于2009年(5月初至8月初),在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综合试验示范中心四子王基地,运用顶盖埋管原位培养法,对不同管理方式和不同放牧强度14个试验处理小区的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及其氮素矿化速率进行研究。目的是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土壤氮素矿化对不同放牧强度和管理方式响应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丰富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研究内容、维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提供基本的数据资料。结果显示:1在不同管理方式下,围封和自由放牧区土壤铵态氮含量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表层铵态氮量始终呈下降趋势。土壤硝态氮含量在围封、轻度、中度和重度放牧区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围封有利于无机氮的积累。2围封能够促进土壤铵化,自由放牧会抑制土壤铵化。3轻度放牧处理区土壤矿化速率与含水量成正相关,对照区土壤矿化速率与土壤温度成正相关,轻度或者不放牧有利于土壤氮素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