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移动政务时代的到来,使得政府通过互联网与网民进行“指尖”上的交流变得习以为常。网络在拓展国家治理空间、变革政府和公民沟通方式的同时,也使得政府在回应和治理公共事务时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选取地方政府留言板2016年网民给陕西省辖10市1区市委书记和市长的留言及回复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对公民网络诉求的留言情况、回复情况、能否在7个工作日内回应的样本数据分析,从政府收集回应能力、甄别回应能力、回应效度三个维度考量分析了政府回应公民网络诉求的能力,探寻政府回应公民网络诉求背后的动机,以及如何构建科学化常态化的政府回应机制。通过分析发现,从地域、城市差异来看,政府在现代政治治理和政府回应环境下,能够也愿意积极主动地承担自己的公共责任,政府的收集回应能力和甄别回应能力整体水平普遍较高,政府回应性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现阶段,面对迅速增长的公民网络诉求,政府回应公民网络诉求的回应效度比较低,制度化的回应机制之下政府并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政府回应能力,地方政府整体的制度性回应能力、水平不高,政府的回应能力不足使得回应机制乏力。究其原因,公民网络诉求的最终指向为基层政府,基层政府完全有能力解决公民网络诉求,化解矛盾于基层却呈现回应乏力,根本原因是互动责任意识缺失、基层政府的低公信力、人员网络素养能力不足造成的。本文认为,要提高政府网络回应的能力,构建回应型政府必须要完善政府回应机制,而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的重点在于线下政府的回应能力建设,具体来讲,就在于基层地方政府的回应能力建设。